第207章 。搬山(第3/6页)

这是来赔罪啊还是打架啊?郑老将军忙将人拦住,决定自己得先做好表率,该下跪下跪,该磕头磕头,培罪要有赔罪的态度,好让他们学着点儿,人在屋檐下的时候绝对横行不得。

于是自己整衣敛衽,恭恭敬敬,在程向腾书房门前单膝跪地。对小厮说,不打扰侯爷休息,他在这里跪等即可。

他想等着,看侯爷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能硬下心肠到什么地步。

郑老将军年纪一把发须皆白,又从西北长途奔波而来,虽经过昨晚短暂的休整,如今也是一脸疲态。

他那么跪着,塌着肩膀垂着脑袋,对着一扇空门,看上去那么的老态尽显,又恭谨可怜。

郑氏心疼得不行。

一直以来,郑老将军是他们心中的天,是他们永远的依靠和支柱,手里程家军不只是他们大房,应该是他们整个程家的底气。

没有程家军,程向腾凭什么领军凭什么打胜仗,凭什么能成为今天的侯爷?他从她男人手里接过爵位,从她爹手里接过兵,明明就是他程侯爷如今过河拆桥负了他们大房,凭什么还这么姿态高傲,竟然连郑老将军都敢轻慢忽视至此?

就算有错,事儿是他们做的,郑老将军又没犯下什么,用得着他来跟人跪着受这份窝囊气吗?

程煦一脸愤然,过来拉扶老将军,说人家不愿意见就算了,咱何必要这么窝囊,咱们这就回去。

郑老将军喝骂一声,“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当场甩了程煦一巴掌去,喝令他跪下。

程煦被打愣了,于是郑氏忙拉了子女一同跪下,嘴上脸上,都尤自不愤不服。

郑老将军见他们还在耍硬气,越发在见到程向腾时,脊梁弯得低低的。

……

程向腾起床收拾好后,倒是把几人让进了室内。

但是不让座,不上茶,直接问起来意来。

郑老将军就说起程煦那封信,说自己一接到信心急灵焚,急忙快马加鞭的来了。想要亲自管教一番,也为着亲自向侯爷您请罪云云。

然后又说请侯爷替他死去的爹爹,好好的教训教训他不用客气。

程向腾说郑将军,你觉得从充州到京城,快马加鞭需用几日我不清楚是吗?当面说瞎话你可真有脸。

并且,我当然替大哥教训侄儿,这事儿需要你教?

一照面儿说话就如此不客气,郑老将军噎了噎。

郑老将军忙解释,手头事务繁忙,得匆忙处理了后才赶往京城。说的快马加鞭只是路上功夫。

程向腾对这辩解不预置评,自顾自在案前坐下,说自己忙着呢,郑将军擅离职守跑过来就为了说这些?噢当年他大哥驻守充州,可没敢这么想回京就回京的呢,还是你郑将军有魄力,牛气。

擅离职守?又给他加一条罪名。

郑老将军心存的一点侥幸越来越少。他膝盖一弯,又跪了下来,直接说到正题。

说他收到信后不该耽搁,就该第一时间回京来教训一番程煦,这样就不会有郊外行刺的事发生了。千错万错都是他的错,求侯爷看在他在边疆一辈子,从跟随老侯爷到现在,忠心耿耿不遗余力的份上,饶他这回。

程向腾气定神闲坐在那里,看着郑老将军单膝跪地的姿势,道:“老将军你身在边疆,连京城郊外行刺都知道?我到如今都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呢?”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还装傻,那就是不肯揭过的意思了。

郑老将军于是两膝一并,跪实在了,双手交叠放在地上,额头覆在手背上,道:“侯爷,属下真的知道错了,回京一来请罪,二来领罚,只求侯爷看在没爹的孩子可怜的份上,轻饶了他们去……”

马上将军,以头顿地,姿态卑微,声带哭腔。旁边郑氏心酸不已,且怒且惊。

用得着这样对人低声下气奴颜婢骨?用得着他以头顿地声声讨饶,姿态快低到了尘埃里去吗?

郑氏眼泪都出来了,老将军都这样了,程向腾也不拦不扶一下?真当自己高贵得不得了了是吗?

她又端起长嫂架子,骂程向腾杀人不过头点地,任什么这么折辱功臣?

折辱?是自取其辱吧,谁让他跪了?他可以不跪的。

程向腾瞅着她眼一横还没说话,郑氏就被自家老爹截口就骂。说她纵子行凶,枉为人母,还敢撒泼使横,不知悔改,这些都是谁教你的?当年做姑娘时候,可是清清爽爽一女儿家,怎么嫁了人,就变得不知所谓了起来?

这话骂的,岂不是说他们程家把人带坏了?

程煦见外公训娘,直着脖子冲程向腾嚷嚷起来,说京郊那事儿就是他找人去干的,他一人做事一人当,有事冲着他来。

郑老将军离得近,扬手一巴掌就打在程煦脸上,骂道:“忤逆犯上还敢耍横?都没人教过你该如何赔罪吗?着实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