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战火北策,三代名将(第2/4页)

东宁的举国归降,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容易。不过,唐帝就是亲自带着费饮血等人,去东宁溜达一圈,也才算是摆平。其中的过程,也就不为外人道了。

吞下东宁,尤其是以和平方式吞下,对北唐的好处非常大。北唐专心亲自处理归降的一系列善后,同时,精锐的南方军横扫东洲中部,吞并包括南魏在内的几个国家。

北唐的壮大势头,其实没有引起太大波澜。唯二能制衡北唐的,就只有上阳和东宁,前者太远,后者又弱了一些。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南北之战后,北唐雄霸东洲之势,已经非常明了了。

海洲,大宣困守孤岛,为了北上进军东北二洲,拼命的搜罗并打造战舰。不过,先天不足还是不可避免的。

一如人们的一致看法:能一统天下的国家,七成可能是出自东北二洲,只有三分几率可能来自海洲和中洲。

过去一年,最为震动的大事件,就是大律全面进攻北策府。

一年半前,南北之战的结果,震动大律,大律成为间接的最大受害者。

北策府像一把锋芒内敛的刀子,抵在大律的腰肋上,封堵住大律进军东洲的陆地通道。王策越强大,战灵军越强大,就意味北策府这把刀子的力量越强大。

王策,北策府和大律之间的故事,也实在好笑,被人津津乐道。

从假不死鸟风波开始,王策公然刺杀律帝,导致律帝躺了两年,成了一个瘸子。那是无数大律人咬牙切齿的一桩事,那时的王策战斗力弱得等于五,是大律杀王策的第一次最佳机会。却错过了。

等大律发起罪城战役,纪千败和帝冕华丽登场,战灵军免费赠送大律一次数十年来的战场大败。这时的大律,才错愕的发现,再一次错过杀王策的机会。

此后,大律想杀王策,却已没了实力和资格。王策逼迫律帝签订城下之盟,有纪千败等八大武帝,一跃凌驾所有势力,成为九洲最强。那时的大律,绝对不敢对王策动手。

之后的事,就更为有趣了。纪千败等八大武帝激战宋武神,一并壮烈,就剩下王策一个悄悄的回来,为了谋求自保,跑回了北唐。

大律先是不知道王策悄悄回来,悄悄去了北唐。等知道的时候,又一度担心纪千败等八人是否有人活着。

等肯定纪千败等人一个都没活着回来的时候,王策和大世武帝激战,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暴露了诸子心相。说到这里,完全能想象大律人当时是多么的抓狂。

结果,流枭去了,伏击王策。却被一个来路不明的灰衣武帝给打得吐血逃遁。

恐怕吐血的,不光是流枭,还有律帝等无数大律人都气得吐血。

能轻松杀死王策的时候,大律人没把王策当人看。想杀的时候,又错过了,被纪千败等震慑了。后来一心一意孜孜不倦非要干掉王策才舒服的时候,无上武帝也杀不了王策了。

在王策相关的所有事上,大律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悲情色彩。如果能穿梭时空,相信大律人一定会很乐意穿回十多年前,轻松的做掉那个战斗力等于五的王策。

对于在其他事上,统统无往不利的大律来说,栽在王策手上,好像成了一个惯例。这就是茶几上充满杯具洗具的人生啊。

大律和王策的故事,看来还在继续,人们仍然喜闻乐见的津津乐道。

一年多前,震动于南北之战的结果,摄于王策和北策府越来越强大的军事威胁,所有人都看出。北策府不再是一把顶得大律不舒服的刀子,而是一枚炸弹。

如果说,北策府是遏制大律一统北洲的主要障碍。那么,王策就是大律一统北洲,进军东洲,乃至一统天下的最大拦路虎。

王策和大律的恩怨,普天下谁不知道?注定不可能有任何的妥协。

大律终止军事扩张,暂缓一统北洲,从南下的三路主力大军,抽调百万主力北上,摆明就是要一举解决掉北策府。从那时,北策府就没人笑得出来。

王策请忘情天子坐镇北策府,是一个妙手。

忘情天子,宋斐然,小武帝,八部龙,枪王,多情余恨,紫血天子等一批武帝的坐镇,费饮血等人偶尔过来溜达亮相,表示一下北唐不会坐看大律进犯北策府。

摄于多名武帝的高端威慑力,流枭当时伤势未痊愈,大律委曲求全,暂缓对北策府的军事入侵。

随着流枭痊愈,大律集结大批武帝针锋相对,忘情天子等人的威慑力被抵消。半年前,大律军从三个方向全面进攻北策府。

……

没有切身体会,很少会有人懂得北策府的压力有多大,也不会懂得大律今次一战解决北策府的决心有多大。

一百万大律本土军,二百五十万仆从军。三百五十万的兵力,构成了大律的三大方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