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李直秘,凉了!(第2/3页)

可以说,坐牢是能让家产千贯的殷实家庭,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变成赤贫之家的最佳途径。

甚至比吃喝那个啥,都能败家。

什么时候,疏通牢房的狱卒廉价到一吊钱就能办到了?

一吊钱才只有七十多文,在京城能办成啥事?

得亏是狱卒不敢擅离职守,李逵琢磨着自己要被阮小二这货用一吊钱羞辱了,他非追出去暴打一顿阮小二这狗眼看人低的货色。堂堂刑部大牢的狱卒,被一吊钱羞辱了,能不动气吗?但现在乌龙已经做下了,想要完美收场才是让李逵最为头痛的事,他想了想道:“三爷爷,五叔,啥也不用说了,你们就当啥都没发生……”

李逵刚说话,就被阮小二打断了:“少爷,不能啊!大娘和大爷都带上家里的女眷逃到登州去了……”

“啥!”李逵傻眼了,都到了这个份上了,李逵也忍不住埋怨三叔公,心说:“您老的手段也太雷厉风行了点吧?”

可这事对李逵来说,也并非是坏事。

他摇了摇头道:“不要紧,反正我娘留在京城也不得劲。恐怕这一次这京城的官是做不成了,她还是去跟我大哥过日子稳妥些。李达虽然性格上太弱,但照顾亲娘是不成问题的,孝心也有。”

这话还真在理,李大郎,大名李达。虽说没什么本事,进取心也没有,胆子还小,让他守住家业也恐怕有点难。可李大郎有一个好处,胆小怕事,也学不会败家,让他去照顾张氏,绝对比李逵尽心尽力。

三叔公也认同,长叹道:“也只能如此了。”他老人家急了,听到李逵从宫里被押去大牢就急了,按照戏台上的戏码,估计李逵这回是凶多吉少。可让他老人家想不明白的是,李逵似乎并不在乎,也没惹上要命的官司。

老头也挺纳闷,抬起手臂想要拍李逵的肩,面对八尺大汉,老头也不勉强了自己佝偻的身躯,长叹道:“人杰,你这回到底是招惹了谁,为何好端端的去参加太后的寿宴,却突然被下了大牢?”

“得罪了一个人,一个女人。”

“什么样的女人敢给咱爷们上眼药?”三叔公虽说已经笃定李逵得罪的女人不好惹,毕竟李逵算是皇帝的准连襟了,贤妃的关系也能加分不少。最多就是皇后,但皇后真有那么大的权势,敢对朝臣动手?

李逵倒是混然不在意道:“就是太后,我把她的寿宴给搅和了?”

“太后?”三叔公惊叫起来,然后揶揄道:“这应该是皇帝的妈吧?”

“不是亲妈,嫡母。”李逵心大,还宽慰三叔公道:“没事,这事很快就能过去。而且搅和了太后的寿宴,至少皇帝并不会不高兴。”

“皇帝也太不孝了!”三叔公说完,捂着嘴,这才想到自己似乎说错话了。为了掩饰尴尬,佯装很急切的问李逵:“人杰,你把太后的寿宴搅和到了什么程度?”

这有点让李逵难以形容,他回想起之前在大殿上太后的反应,记得这老娘们喊了一句:“先帝!”

可神宗皇帝已经驾崩了,估计向太后喊先帝的心思,多半是想死,但是舍不得。

李逵嘟哝道:“大概是想死,没死成。”

三叔公也好,五叔李林也罢,都齐刷刷的看向了李逵,丝丝的倒吸凉气,心说:“人杰,这该是要杀头了吧?”

三叔公甚至一度认为,得亏是来劫牢了,要是他们不来,李逵岂不是要等着斩立决的判罚下来,拉出去喀嚓了。不过,这些李逵都不担心,毕竟他气向太后,但却有人会感激他:“主要是在皇城的馆阁之中,我找到了一份当年宣仁太后的遗诏,赐封皇帝的亲妈朱太妃为太后。只是这事最后因为宣仁太后重病不治之后,就不知道被什么人给藏起来了,让我在寿宴上拿出来了。虽得罪了太后,对于皇帝来说,应该算是立功了吧!”

说完,他不自信的摸了摸下巴。

假遗诏的事,真不能说。但大庆殿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可以说出去的,毕竟过了今晚之后,整个京城都会闹的沸沸扬扬。向太后迫于压力,也不敢一直压着朱太妃,甚至要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咽,默认此事。

这件事,最大的争议是在朝堂上,是相公们和后宫之间的交锋。

反倒是李逵的坐牢,不那么重要了。

再说,即便是太后以死相逼,大宋不杀文士可是祖制,他最多被分配,充军,甚至去沙门岛已经顶天了。

李逵倒是真没放在心上,他这样的人即便去了沙门岛,估计岛主也对客客气气的对他。但在皇宫里,真没什么牌面。

如果李逵的官职大一点,中书舍人、给事中什么的正四品官职。他最多就被禁足在家,算是软禁的一种,但也绝对不会来刑部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