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高下之分 云数之别(第4/5页)

随心阁与人合作,发掘海人异族遗宝,偷运到北地,使大人震怒,他也奉命前来,除了追回遗宝,更重要的使命,就是追查出“合作方”的底细,目前,就是“打草惊蛇”的一步。

只是,一棍子扫下去,想抓的“蛇”还没看见,其他的毒蛇也蹿出来太多了些。

尤其是武元辰。

此人现身前后,一直都在人心情绪层面做文章,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他。

罗刹教的传承中,神魂方是修行之本,是修行针对最重要对象。

对寻常修士来说,修炼所及,不外乎元神、识神,最多再分显识、隐识,内外三层,但对罗刹教而言,神魂不只是这样死板的、结构上的分划,亦有色、声、香、味、触、法,是立体的、灵动的、丰富多彩的存在,亦可见出境界的分划。

在罗刹教内部,正是以此为标准,区分内外,划判教众。

最低级的家伙,连神魂结构都无法理解,浑浑噩噩,称为“腐肉”,连传教都会避开;

一般教众,仅知其神魂之“形”,可称为“血饲”,是传教的对象,未列入教中正选,还需要开窍;

入室弟子,可知神魂之“色”、“声”、“香”、“味”、“触”中任意一到五种,每多一种,境界就深湛一层,直至开悟出“法意”之妙,便可直入长生。

长生之后,就是觉悟神魂根性灵光的过程,其中奥妙,实难尽述。

至于游紫梧这等大劫法宗师,早可在神魂层面,开辟出“离幻世界”,灵生灵灭,无有尽时,虽较自辟天地的无上神通还弱了一筹,但再有神主加持,冥冥中直可与教中至高无上的“离幻天”相通,演化无穷。

如此修炼法门,说来玄虚,其实就是将“念头”分离细化,将其中的“理”和“情”区别开来。

人之念头生发,如蔓蔓春草,如丝丝雨线,多而广、杂而乱,只有延续不断,汇而成流,方能明于心田。这就是一个不断收束、控制的过程,虽是微末之物,但对大部分修行者而言,“拔草蓄水”,尚有可为。

然而,与念头伴生的微妙情绪,就像是春草之绿,丝雨之寒,概而观之,乍而感之,便有所得。可如何得其绿?如何摄其寒?又如何将这心感意会的“玩意儿”化为无穷无尽的力量?

任何释、玄、儒的正宗心法,都决不会涉及这一层,这就是罗刹教还有部分魔门传承的专属层次。

观武元辰的状态,身上带伤是确凿无疑的了。他如今的作为,可想而知,必是疗伤之用。

至于如何治疗,凭游紫梧对魔门心法的认知,还有这段时间的观察,倒是找出一个较大的可能性:

七情魔丹?

心炼七情药,悲喜天壤间。

若按照之前的类比,七情魔丹的材料,就是由“春草之绿”、“丝雨之寒”这些纯由人心所感的片断组合而成。

单只一人还好,若是出于不同之人,还要归其类,同其质,配其性,化生其妙……何其难也。

一份“材料”有误,一个情绪不对,整个丹药的性质全变,故而魔门炼制七情魔丹,九成九都是害人之物。

武元辰就这么有信心,不会炼出毒丹,把自家害死?

他的胆量,似乎比传说中还要强上许多!

要说游紫梧身负使命,本没有闲情与武元辰置气,然而从他生出感应,发现对方之后,对面的敌意就相当明显。往简单处想,可说是因为自己破坏了会场的氛围,导致“采集”不利,是而发怒。

但往复杂处想,魔门一脉,拥有除了本教之外,最擅长操弄人心的传承,相关的资料、宝物落在对方手中,岂不是如虎添翼?相比之下,洗玉盟的那些宗门,拿了这些东西,除了给他们上眼药,也没有别的用处了。

从这个角度看,魔门的嫌疑本就最大,而武元辰近段时日,一直在北地流连,自然是瓜田李下。

另一个很直白的问题就是:他“大度”允许武元辰疗养,等对方伤好以后,难道就会承情吗?

游紫梧很清楚武元辰的为人,说心眼儿小是有些过了,但“睚眦必报”一词放在他身上,决无问题。已经冲撞了他,就不用指望日后能和平收场了。

再深思一层,武元辰精擅神意法门,本身又是个真性情,若能将其作为祭礼,献于神主座前……

游紫梧怦然心动。

一念乍起,心头杀意,就如釜中水沸,热气蒸腾,汩汩作声。八角宝幢的转速微不可察地加快些许,形成某种内合之力,将沸腾的念头压住。越是境界高深者,越不愿意“王见王”,原因亦在此于:

一念是生,一念是死,任何敌意杀气,都遮蔽不住,掩饰不了。如此近距离,在两边都不怀善意的情况下,没有当即大打出手,已经是静功了得。也就是游紫梧最精擅神魂之妙,又借烟霞岚光障的特性加以隔阻,才能在短时间内,勉强压制。但这也维持不了多久,甚至现在,他估摸着,这份杀意,可能已经为武元辰的灵觉所捕获——这等灵觉,乃是无限趋于圆满正觉的元神真性所化,玄机莫测,所谓“心血来潮”、“灵机一动”是也,不是任何手段所能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