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黑天”危机时代(第2/3页)

像帝朝、王朝以及一些实力强大的大国这些世俗国家,对秩序的维持高出来不少。

尤其是应与吕两座中州的帝朝。他们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收缩核心的战略,舍弃边缘辖地,力图最大程度保全帝国内的核心资源。发动辖地内各处的山神、河神现身,保证黎民百姓信仰不碰塌,信力不衰减。

先前朝天商行的倒台,让各国赚得盆满钵满,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在“黑天”危机里的资源问题。

亲自出马,统筹好国内一切资源问题与秩序维稳问题的白尽山的确是一位圣明之君。他高瞻远瞩,深刻地知道,在这场危机之中,如果作为国家基石的百姓们处在恐慌之中,那么层层往上,恐慌很快会蔓延到国家的管理制度上。所以,他亲自带头,力抓秩序维稳问题,组建了新的机构,用来监督国内各地,对违背律法的行为施以高压政策。以至于,处在“黑天”危机中的应朝百姓,反而比平时更加安全。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资源的消耗,但白尽山明白,如果百姓的信力崩塌了,那么留下再多的资源,应朝也无法回到过去的辉煌之时了。

国内情况基本稳定后,他便到处寻找自己的小女儿白穗。得知她留在学宫时,第一时间就打算把她接回来,但白穗拒绝了,她留在学宫中,继续跟着居心一起读书。秦三月离开前所告诉她的话,让她看清楚了自己的方向,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不能龟缩,一定要站出来,成为历史的先沿者。

白穗并没有因为危机突然到来,就放弃去将秦三月留下的那本书发表。

她甚至强烈要求,隶属于儒家学宫的书坊大力发表这本书。

在秦三月离开的第一天,她就仔细研读了《姬月的笔下世界》这本书,清醒地认识到,这本书可能是秦姐姐留给世界的最后一笔宝贵财富。正确的思想,或许在艰难岁月里,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当然,因为危机的原因,书的宣发力度和传播广度并不大,缓慢地从学宫开始,向着四面八方传播。

但白穗相信,这一点点的星火终将汇聚在一起,点燃整个世界。

“黑天”危机,对于叠云国这种刚刚凝聚了高度信力的国家而言,无疑是要好过一些。因为对外战争的胜利,并且清晰可见的政策变好,让叠云国的百姓空前地信任现在的王权。李明庭借助着这股来之不易的东风,统筹全国上下,控制资源,严厉打击争夺资源类违法事件。有他直接管辖的长宁军进驻各大城池,接替原来的驻军,成为秩序军,一册册宣传告示,大街小巷张贴在每一处,让所有人充分认识到这次危机的严重性,严肃听从秩序军的安排。

在第十二使徒降临后的第三个月,清天下的地表灵气彻底逸散,地下的世界大灵脉,在规则源的控制下,停止了持续对地表的灵气输送,转而成为间歇性的喷吐灵气。

即便全天下,在东宫的指挥下,已经尽量避免了恐慌的大规模传播,但生物种类迅速减少仍旧无法避免。灵气逸散导致绝大多数野生的灵植相继枯萎,一些精怪鬼魅不得不大规模涌进人类城池,寻求庇护,这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城池的秩序。

面对这种情况,东宫发出的第一指示是,尽可能保全人类文明。

现在的清天下十分孱弱,资源也很有限,要保全万物,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各族的领导核心,只能尽量保全自己的种族。

代表着万物意志的人皇曲红绡,十分理性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使徒的力量并非源自这个世界,并且超出世界的调性,她无法去阻止,尽可能地调控万物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稳定的升格环境。

在第十二使徒降临后的一年后,据曲红绡感知,清天下的生命消失了九成,生物种类降低了九成以上。

曾经的清天下是肥沃且适居的,万亿计数的生物种类存在于这片大地上,数量更是多到难以统计。但那是繁荣的黄金时代,现在的“黑天”危机,绝对无法承受这么庞大的生物群,那些孱弱的,不具备竞争力的族群,很快被危机所淘汰。

毕竟,资源是有限的。

没有人知道,“黑天”危机什么时候过去,人类还能撑多久。严谨来说,人类文明还能支撑多久,因为那些掌握着资源分配权的大能力者们,即便依靠身体里残存的灵气,也能活很久。只是,使徒的降临带来的只是“黑天”危机吗?如果是这样,那与月神时代的世难规则沉降又有什么区别。

没有人是绝对悲观的,因为他们还活着,也没有人是绝对乐观的,因为太阳始终没有升起。

游走在天下各地的宋书生,见证了“黑天”危机的开始,见证了,危机来临时,人类文明的变化。他的力量并不强大,但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并不吝啬。他走过一些小国,这些小国大多已经变成了废墟,彻底失去秩序,饿殍满地,尸骨横地,残存的人们大多汇聚成小团体,艰难地在危机中寻找苟且的生机。小孩与老人这些弱势群体,很少会在废墟中看得见,他们大多变成了沿途的尸骨,被离开山林的野兽们啃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