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十章 面临战火(第3/4页)

“哦,这几尾湖鱼的做法是这家老店的招牌菜,竟然入不得你的法眼,想必你一定是大有来头之人,吃惯了奇珍异味,是以才会有此评语。”纪空手淡淡一笑,似乎并不介意对方的张狂无礼。

“老夫不过是湖边一钓翁,有何来历可言?倒让公子见笑了。”那人嘿嘿笑道:“不过老夫却懂得这湖鱼的另外一种吃法,一经烹调,味美无穷,与之相比,这些菜皆是不入流的粗物。”

“这倒是头回听说,倒要请教此菜大名?”纪空手淡笑道。

“此菜名为竹筒鱼,取鲜美湖鱼一尾,破肚去肠,再取新嫩青竹一段,从中剖开,然后将湖鱼置入竹筒内,加酸汤汁少许,几片鲜羊肉,一应佐料俱全之后,将竹筒封好,上笼蒸两个时辰,便成绝世美味。”那人显然是大嘴食客,说到动兴处,已是唾液四溅。

“原来竟有这种吃法,光听听已是让人食兴大发,若是真能尝到如此美味,也算不虚此行了。”纪空手来了兴趣,凑过头去道:“不知要到何处才能吃到这道菜肴?”

“这种吃法已成孤品,除了老夫之外,只怕天下再无第二个人能做。”那人傲然道。

“这么说来,你能否为本公子一展厨技呢?”说完纪空手已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推了过去。

那人将银锭收下,一口干完了手中的酒,趁着兴致道:“难得你我投缘,老夫就献一次丑。走,老夫的船就在楼下,泛舟烹鱼,何等快哉?”

“慢!”纪空手一摆手道:“竹筒鱼,竹筒鱼,无竹怎能成鱼?我们先在岸上砍根竹子再下湖。”

那人淡淡一笑道:“老夫既然敢请公子下湖享鱼,船上又怎会少了竹子?不瞒你说,这竹子还是老夫一大早带上船的,又新鲜又水灵,乃是做竹筒鱼的上佳材料。”

纪空手拍掌道:“看来本公子的确有缘吃上这等美味,既然如此,陈义,你先回去吧,待我吃了这竹筒鱼之后自己回来。”

陈义见他二人说话古怪,弄不懂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又不好问,只得匆匆回馆,向陈平回禀去了。

当下纪空手随这老者下得楼来,上了一艘小船。桨翻橹动,破水而行,一船二人向湖心悠然划去。

澄云湖湖在城中,足有数千亩之大,湖中小岛不少,大船更多。船只穿梭来往,极是热闹。

两人相对而坐,都没有说话,那老者双手摇桨,黑桨出没于白水之间,荡起道道波纹,扩散开来,煞是好看。

在前方百米处的一个小岛边,停泊着一艘巨大的楼船,船上装饰豪华,灯笼无数,可以想象夜间的灯景。纪空手所乘的这条小船正是向楼船飞快驶去。

“嘿嘿,你的胆子果真不小,所谓艺高人胆大,想必你的身手一定不弱。”眼看就要靠上大船时,小船突然停了下来,那老者缓缓抬起头来,露出了竹笠下的真面目。

竹笠下的这张脸已有了几分老相,笠下散落的几缕发梢与脸上的胡须俱已花白,只有当他的眼芒暴闪而出时,才可以看到那眼芒深处的点点精光。

纪空手淡淡一笑,看他一眼道:“胆大,艺高,与这竹筒鱼又有什么关系?难道为了吃这道竹筒鱼,你还要考验我的武功不成?”

“你无须插科打诨,既然敢上我这条船,我们就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你到底是谁?”那老者厉声道,在他的手上,已然多出了一副鱼叉。

纪空手连老者的脸都不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水中的波纹,沉声道:“你又是谁?”

“老夫张乐文乃北域龟宗的七坛使者之一。”老者冷声道,听在纪空手的耳中却吃了一惊,因为他曾经听车侯说过,在北域龟宗除了李秀树之外,能位列七坛使者的人无疑都是厉害角色,相传每坛之主都有一门绝技,比及江湖上的一些掌门有过之而无不及,无一不是劲敌。

纪空手并不为张乐文的身分感到震惊,事实上当他一进八里香茶楼时,就预感到了这是李秀树布下的一个局。

事实上,灵竹公主的失踪,只要是明眼人,便知肯定与李秀树一干人有关。而他们的行动似乎有些反常,好像是故意留下线索让纪空手找到一般,不过,李秀树算定,就算纪空手他们明知是个陷阱,也一样会睁着眼睛往里跳,因为,纪空手等人已别无选择。

让张乐文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来者只有纪空手,并没有李秀树所说的龙赓与陈平。虽然他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但是对他来说,无论是来一个,还是三个,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者必须死,这无异是一次地府之行。

湖风吹过,并没有带来盎然的生机,反而多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小船不长,只有两丈,在纪空手与张乐文相距的空间里,风不能入,全是肃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