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章 道家泰斗(第4/8页)

姜万宝却知道,当第一批天机弩送给义军之后,他便该策划离开宛城了,所幸此刻无论是人力财力都足以支撑他们发展。所以,迁移并不是一件难事。

△△△△△△△△△

“大哥何用为这小小的铜马军而犯愁?虽其有大军三万,却不足为患。”林渺肃然道。

“哦,三弟有何妙计?”任光讶然问道。

“很简单,因为铜马军来攻我信都,乃是极不明智之举。郑志此来,已经太过冲动,他们以为信都近来发生了这么多事,又是兵权新更,才会以为信都易破。因此,便是没有郑飞之事他们也会前来攻打的。我昨日观之城外驻军有数万之众,想必铜马军已大部分倾巢而出,请大哥给我三千人马,奇袭枭城,让铜马军先失老巢,那他们自然会不攻自破!”林渺淡淡一笑道。

“奇袭枭城?”任光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亮彩,反问道。

“不错,铜马大军新来,必不会稳守四面,而且他们也不够守四面的兵力,如果对这三千人马稍加修饰,便不难悄然出信都。我们再绕道而行,待到了枭城,只怕他们仍没反应过来!”林渺自信地道。

“好!就依三弟之计,我给你三千人马!”任光爽快地道。

“另请大哥为其每人准备三天口粮,一律轻装上阵!”林渺肯定地道。

任光又一呆,望着林渺的表情,吸了口气道:“好,一切由你!”“保证不让大哥失望!”林渺信心十足地道。

……

林渺点齐三千人马,却全都换去这些人的甲胄,皆以轻装便衣携三日之粮。

他将这些人分成三十组百人小分队,然后分批出城,而他则在城外集齐众人乘夜色绕道北上。

铜马军确如林渺所说,因其正大批赶至,尚无暇围城,其先锋紧逼,却被官兵所阻。林渺则选相反之道自新河而出,又是夜幕深重,自然不会让铜马军发现。

信都距枭城并不远,只百余里地,三千人马只一个夜晚便已赶到枭城之外二十里处,林渺将人马隐于山谷密林之中,天亮之际,又立刻派鲁青、猴七手等人领着一支百人小分队分批混入城中。

城内虽然戒备极严,但绝没料到信都军会如此快便来到了枭城之下,是以并没什么防范。

猴七手诸人一来是入城打探城内的军情,二来也是作内应,林渺本就是要打一场出其不备的奇袭之仗,而这一切便是靠速度来维持先机。

整个白天,三千大军皆蛰伏休息,养精蓄锐,以备夜间之战。因众人皆备干粮,是以无须升烟火之类的,不怕被人发现。

枭城,并不大,这也是铜马军何以急欲找寻一块更大的发展之地的原因。其东有河间,南有信都,这都是朝廷的兵马,对他们存在着极大的威胁,而西面则是属于王校军的地盘临平城。

枭城虽被铜马军经营得城池坚固,却并适合坚守。若是对方大军相犯,易于被围,是以铜马首领范沧海总想夺下像信都或河间这样的大城作为根本,也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地发展。是以,范沧海见信都军方出了内乱,便立刻倾城而出,欲趁机占些便宜。

当然,枭城之中依然留下三千余守军,另有两千军士分布于各寨之中。

枭城的防护单凭主城难以成事,只好在城外广布寨口,以备战时而用。

猴七手是个极为滑溜之人,来去于枭城之中,也便记下了各处地形和哨口,而在信都军中,有数名偏将对这里的地形了若指掌,更知道义军的寨口所处的位置。

天一黑,林渺便领兵自僻静的小道避开众寨口直接绕至城下。

△△△△△△△△△

郑志领兵越过衡水,首战告捷,破衡水集,大军过滏阳河而与任光亲率之大军对峙。

冀州军将并不多,相对而言尚少于义军的三万之众。在调给林渺三千人马之后,冀州仅有步兵、骑士七千余人,但任家却得冀州豪强的支持,合刘植、耿纯的宗族子弟,兵力也达两万余,占地利之势,郑志一时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任光有坚城相守,而郑志则四下攻掠诸镇,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吞噬了冀州周围的地方。这群身经百战的铜马军极勇悍,不过任光似乎有意不与郑志正面交锋,而是退兵于冀州城内。事实上他似乎也料到了这一切,先一步撤走了冀州四临的百姓。

他相信林渺,虽然林渺从没有带兵的经验,但林渺却有着极灵活而聪明的头脑,也曾经历战争血腥的洗礼。

果然,在林渺出兵的第三天,任光便收到了探报,郑志大军开始后撤,而林渺则已飞鸽传书而至,枭城大破,擒范沧海!

任光再不犹豫,兵分两路,一路自己亲率,一路由郡丞李方带领自两翼追杀郑志的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