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六章 心悦诚服(第3/7页)

“狂妄自大乃兵家大忌,二弟难道连这一点都不知道吗?”冯逸飞有些不高兴地责备道。

“是,大哥教训得是!”斜丰庆微有些不服气,但却不敢顶嘴。

“要知道,枭城城主虽然是个叫林渺的小辈,但别忘了,那也是信都军的地方,林渺好对付,任光好对付吗?信都的豪强好对付吗?”冯逸飞冷然教训道。

“谢大哥提醒,小弟差点犯了大错!”斜丰庆听得冷汗都出来了,他确实忽视了信都军。

昔日信都任雄老而弥坚,其行军作战在北方可算是高手,精于用兵天下有名,这才能保住信都之地无人敢侵扰。如今任雄虽已死,可任雄部下的那些强将依然在,这些人也绝对不好惹,如果贸然出兵对付枭城林渺,必会惊动信都军,这可就有些麻烦了。

“可是我怎能咽下这口气?”斜丰庆想了想又道。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找到机会,报仇自然不难,但一切却得从长计议,绝不可鲁莽行事,枭城之中尚有雀启这匹夫在,此人不可小视!”冯逸飞认真地道。

“大龙头所言极是,铜马军之所以强,文有雀启,武有郑志,虽然郑志此人有些名过其实,但雀启此人却绝不可等闲视之,其人深谙韬略,熟知兵法,虽是文人,但在铜马军之时,所有行军打仗都是由此人安排操控,范沧海也对其极为信宠!”王校军军师段让出列肃然而诚恳地道。

“军师所言有理,虽然林渺不过是个毛头小子,但能让雀启心服,说明此人绝不简单!如果雀启不是真心降服,那时枭城必会内乱,我们都没有理由轻举妄动,派大军远去征伐更是万万不妥!”说话者乃是王校军首领之一黄宪。

“五弟所言极是,一切只能从长计议!”冯逸飞赞道。

“报——”一名护卫跪至殿中高声禀道:“枭城来使要求见大龙头!”“枭城来使?”冯逸飞也怔住了,心中升起了一丝惑然道:“传!”欧阳振羽领着两名护卫大模大样地穿过冯逸飞所设的刀枪剑林,在殿外,两名亲随护卫被截于门外,欧阳振羽则大步跨入殿中。

欧阳振羽扫了殿中诸王校军将一眼,这才不紧不慢地向冯逸飞施了一礼,道:“枭城欧阳振羽奉城主之命前来向冯大龙头问好!”“大胆狂徒,见到我们大龙头,居然不下跪!”一名王校将领怒叱道。

欧阳振羽斜瞟了那人一眼,淡淡地道:“跪叩乃君臣大礼,岂是对任何人都可以行的?”“好大胆,难道你就不怕我杀了你吗?”冯逸飞脸色变得阴冷,冷笑道。

“两国交兵尚不斩来使,难道冯大龙头连此容人之量也没有吗?”欧阳振羽毫不在意地反问道。

欧阳振羽的反问,倒让冯逸飞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你们城主派你前来,只是让你耍嘴皮子吗?有什么事情何不快说出来?”黄宪冷然道。

“这就是你王校军的待客之道吗?”欧阳振羽并不在乎黄宪的质问,反问道。

黄宪眸子里闪过一丝讶然,斜丰庆色变欲言,黄宪却伸手相阻,淡淡一笑道:“给欧阳先生看座!”斜丰庆对五弟黄宪似乎极信服,黄宪如此说,他也便只好闭口。

欧阳振羽也仔细地打量了这黄宪几眼,却见此人神华内蕴,气态安详,似乎对任何意外都不放在心上。他不由得对此人多留意了一些,直觉告诉他,此人绝不简单。

“欧阳先生可以说了吧?”冯逸飞冷然望了欧阳振羽一眼,淡淡道。他心中却在寻思昨日才两城交兵,己方义军大败而归,今天林渺就派来使臣,究竟是安的什么心?是不是又有什么花样?

“我来是想与冯大龙头谈谈两城今后之事,并顺便做一笔小买卖。”欧阳振羽悠然一笑道。

“谈两城今后之事?”冯逸飞一怔,旋又冷声道:“这有什么好谈的?你我两城已起战火,是敌而非友!”“不错,两城已起战火,但这并不代表战火是永远的,逝者已逝,活着人却仍要好好地活下去,难道不是吗?战与和仅在大家一念之间,我们城主不想看到生灵涂炭,而且眼前之大计乃是废王莽之旧制,解万民于水火,天下义军皆一家,为天下苍生谋福,若大业未成,自家兄弟先自相残杀,王莽若知,必会笑煞!”欧阳振羽淡淡地道。

“说得倒好听,可是你杀了我们那么多兄弟,这笔账我们该怎么算?”斜丰庆怒问道。

“事非因我们而起,战场之上,谁能手下留情?我们也只是被迫如此。何况,我们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多得多,人死不能复生,难道要让活着的人去为死去的人背一生仇恨的枷锁?我们城主本无意与王校军为敌,本为相邻两城,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为何不能好好合作?可是大龙头却听信了小人之言,借兵攻打我枭城,祸首不应该是我们!”欧阳振羽不卑不亢地道,表情坦然自若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