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七章 马腾虚空(第2/7页)

事实上,祥林并没有在城头苦战的念头,也很清楚,如果自己斩断吊桥不离开的话,那么便惟有战死一途,他可没有刘秀那么好的武功。

“皇上,再见了!”祥林一扯那悬住吊桥的绳索,纵身跃下城楼。

王郎飞扑上城头,却只见那拉吊桥的滑轮飞速转动,然后猛地绷紧,他伸头一看,祥林已经离地不到一丈,却因吊桥的绳子就这样挂住了。

吊绳本来设计得恰到好处,刚好能及地,而若是绳子到地的话,祥林必落到地上摔死,但绳子却被祥林斩去两丈,这才使得他离地一丈多时悬挂于虚空,正是这个缓冲救了祥林一命。

祥林乃是宛城的老混混,一生之中有无数次逃命,他哪会去做真正的傻事?因此,一开始他便算好了逃走的方式。

“再见!”祥林的脚在城墙上一撑,借绳子一荡之力,一个漂亮的翻身落上吊桥。

“射死他!”王郎大吼,随即抢来一张大弓,但再看之时,祥林已经冲入了城门洞内,与枭城军一起杀入了城中。

以祥林之刁滑,自然知道王郎是誓欲杀他,若他暴露在王郎的视线中,必难逃其怒箭的射杀,因此倒不如与大军一起钻入城内,这样王郎就无法在人群中找到他了。

在邯郸,祥林只怕王郎和刘林两人,其他人他倒不会在意。

“好狡猾的小子!”刘林看着祥林钻入城门洞,不由得赞道。

王郎气得都要砸弓了。

“皇上,我们快走吧,再不走只怕来不及了!”刘林劝道。

“你们给我守住!守住!”王郎对城内的守军高喝,而此时却有枭城军已杀上了城头。

一时之间,城内城外喊杀声震天,枭城军在众多高手控制城门之下,如潮水般涌入。

另外一批则借勾索、云梯自城头爬上。

城头之上已经没有多少邯郸守军,因张参战死,刘奉被擒,城中之人哪还有斗志?此刻城门大开,有些人便已经开始逃命,或者在城门口苦战,反而城头防守不是那么紧。

枭城大军如洪水般涌来,大举发起进攻,而城中的守军早已阵脚大乱。

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有点离奇,先是天空中降下巨大的冰雹,砸死砸伤不少人,这使得城中官兵锐气大减。

而在那山丘之上,刘秀与王翰的大战引得天象大变,那无可比拟的诡异场面更是让人心神俱飞,这些人亲眼见到刘秀的神威,而对枭城军便多了一份惧意。

张参战死,刘奉被擒,张义飞领兵出城生死未卜,在一开战之时,邯郸城中便减少了一万余兵力。再加上王郎下令对返城的战士施以乱箭,这更寒了邯郸战士们的心,削弱了他们的斗志,此时城门一开,立刻在枭城军锋锐的攻势之下溃散。

王郎不敢战,他知道枭城军冲入城中即意味着什么。

正面与枭城军硬撼,邯郸军尚逊一筹,在兵器的装备之上,枭城军有着极大的优势,而在气势之上,枭城军更是锐不可挡。

王郎心悬父亲的安危,现在没有了这样一个高手为自己撑台,而十三杀手中的绝杀也惨死,十三杀手已成了过去。

惟一让王郎感到安慰的却是他尚有王翰亲训的死士,死去了七人,还有十七人,这些人保他离开邯郸应该不成问题。

王郎绝没想到事实的发展竟会到如此地步,当日他在邯郸拼命追杀刘秀,今日刘秀却领大军大破邯郸,这应了刘秀当日说的话:“他一定会回来的!”邯郸城中喊杀之声不绝,百姓闭门不出,大街小巷,四处都是厮杀的人群,也不断有邯郸军投降,而且是降兵越来越多。

贾复与寇恂让士兵到处呼喊:“王郎已死,降者不杀……王郎已死……降者不杀……”的口号,城中各处都飘荡着这种声音,这使得城中的守军都弄不清真假,因为王郎确实不知去了哪儿,而且混乱之中,谁也没注意王郎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之下,谁还敢负隅顽抗?那岂不是死路一条?因此,邯郸城的战士纷纷投降。

战局很快便渐渐转向皇宫和王郎昔日的府第。

寇恂和姚期诸将早已封锁了各路口,一入城便抢占了最有利的位置。

段建、左隆、叔寿、贾复诸人则清理城中各处残余。

此时铁头和卓茂也领大军赶来。

只怕王郎根本没有料到他这一逃,加速了城中的战士投降的过程,使得枭城军更快地控制了城中的各个出路口,正如昔日王郎封锁城门追寻刘秀一样,只是这一次却没那么幸运,因为枭城的数万大军足以控制住大局,而王郎最遭的是想先带着皇宫中的东西逃走,但等他想出来时,皇宫已经被全面包围了,这一切快得让他还没有作好准备。

但是——无论如何,他必须杀出去!是以,在这种时候,他的十七名死士便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