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二十章 护帝死士(第2/7页)

“王凤是他杀的?不是汉中王?”邓禹反问道。

“不错,消息是怡雪给我的,她绝对不会骗我!”刘秀肯定地道。

邓禹立刻相信,他自然知道怡雪乃无忧林的得意弟子,而且与刘秀之间的关系极为特别,其交情更非一般,因此他相信如果消息源于怡雪,那便绝不会有错。

当然,如果真能找回刘寅和刘仲相助,又有汉中的十万大军,天下何愁不定?以刘秀此刻的势力,比赤眉军都要强大,尽管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据,但那些人都不过是各自为政,若予以各个击破并非难事,但是如果能有刘寅和刘仲的支持,则很可能减少许多征战之苦,而作为另一个原因,刘寅和刘仲乃是刘秀的兄长,若能将之召回自己的身边,自然是最好不过。

“可是,此去敌营很危险,汉中王与徐宣决战,已成胶滞之态,战场上更是千变万化,若是皇上有个闪失,那臣等如何向天下交代?我看不若由我去吧!”邓禹肃然道。

刘秀自然明白邓禹的意思,淡淡地道:“这倒不必,我要亲自前去,不过你须领大军接应我,对于这里的情况你比我更熟,便于指挥大军,也有利于防守!”“但是……”“不必再说什么!”刘秀打断邓禹的话又道:“我必须尽快解决此事返回枭城,你在调动兵力之上必须对我的行动绝对保密!”“臣明白!”邓禹知道多劝无益,刘秀行事总不依常理,不过,他也明白刘秀绝不是个鲁莽之辈。

“你可以立刻去准备了,我决定明日动身!”刘秀吩咐了一声,便起身向殿外行去。

邓禹也不再说什么,跟在刘秀之后行出殿外。

“禀皇上,刚收到长安的消息,长安城有变!”宗歆见刘秀行出殿外,忙迎上道。

“长安城有变?”刘秀和邓禹皆讶。

“李松与李况兄弟开城投降,赤眉军已经攻入长安,此刻的长安只怕已经完全沦陷了!”宗歆吸了口气道。

刘秀和邓禹不由得呆了,这确实是个极大的意外,而且这一切也来得很突然,几乎一下子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再探,再报!”刘秀沉声道。

△△△△△△△△△

皇宫虽墙高数丈,但比普通的城池更为坚固,甚至比普通城池更大。

在皇宫之中尚有近万禁军把守,是以如果赤眉军想强攻的话,也要付出一些代价,这也是赤眉军没有攻城的原因之一。

刘玄仿佛在数天之间苍老了十年,整个人完全憔悴了,他明白,汉中王的兵力根本无法抽身前来长安相救,而眼下能救长安之人或许只有郑王王常,但王常远在南阳,等其救兵赶来,或许皇宫早已被攻破。

最让刘玄心痛的却是此刻洛阳各路封王都拥兵自立,根本就没想着要来解救长安,在他们心中,恨不得长安早点陷落,然后他们便可名正言顺地成为一方之王,一地之主了。

是以,刘玄根本就没有指望能有勤王之师,在长安城中,他惟有孤军作战。

与昔日王莽相比,刘玄并不是无可战之兵,而是兵居各地,但有一点却相同,那便是众叛亲离!

长安城早已成了赤眉军的天下,城中的将领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只剩下皇宫之中这近两万的禁军战士,不过,也不能算是一无所有。

当然,这是刘玄早就预作的安排,万一情况不妙到不可收拾,他便只能让那些禁军退回皇宫之中。

宫中的储粮却只够这么多人吃一个月而已,因此,即使赤眉军只围不攻,皇城也只能支撑一月时间,过了一个月情况便会糟得不能再糟。

而且,赤眉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要想破皇宫也不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有三日时间便可填平护城河,再有几日时间的强攻,皇宫必难稳守。不过,刘秀要想将皇宫稳守十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十日之后呢?

没有人知道十日之后是怎样,是死?是活?抑或……没有人敢想,哪怕只是想一想便已觉得很是心寒。

刘玄不能不想,有些事情并不是不想就可以不发生的,该面对的,便无法回避。

“皇上,一切都准备好了!”齐万寿深深地吸了口气道。

刘玄望了齐万寿一眼,涩然一笑道:“如果逃亡,便如丧家之犬,我大好河山就要败于这些贼子流寇之手了!”齐万寿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安慰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皇上能保平安,就有东山再起之时!”“东山再起?”刘玄不无揶揄地自嘲道:“想我拥百万之师尤不能阻赤眉之祸,而今只剩孤家寡人,何以东山再起?”“至少皇上还有臣等在,而在商州尚有汉中王,我们可以选避于汉中,召汉中王回去,再整兵以号令天下诸侯发兵破赤眉以组勤王之师!”齐万寿肯定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