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回柳家郎推荐真好汉 余八叔讨取旧家财(第3/3页)

余八叔向四周望了一望,说道:“若是旁人问这些话,晚生决不肯实说。因为说出来不但惊世骇俗,甚至闹出多少口舌,多少麻烦来。你老人家是个有道德有学问的高年人,不至将晚生说的话随便对不相干的人说,所以不妨实说。晚生在八九岁的时候,身躯孱弱得连跑也跑不动。休说没有地方可逃,就是有地方也逃不去。亏得我师傅大发慈悲之心,半夜到我睡的厨房里来,将我驮在肩上,从房上跑出来。一夜走了八百多里,次日才落地歇息。从此晓行夜宿,走了差不多半个月,到了一座大山之中。那山的上下四围,尽是南竹。大的有水桶粗细,长有十丈,远望青翠欲滴,甚是好看。在山腰竹林之中,有三间房屋,以竹管编墙,竹枝竹叶盖屋。就是里面的床榻、桌椅,也都是用竹制成的。这屋便是我师傅修真之所。”黄孝廉至此,问道:“你师傅究竟是谁呢?怎么会无端到余家大屋厨房里来救你呢?”余八叔道:“你老人家还记得那年来了一个游方和尚,夜间住在隐居山上的狮子岩里,白天到山下各人家来化缘,不要钱,不要米,只要饭的事么?”黄孝廉偏着头想了一想,说道:“不错,不错!我记得那和尚在三伏爽天里,身上还穿着棉袍。那和尚就是你的师傅吗了他叫什么名字?如何认你做徒弟的?”余八叔道:“那就是我的师傅。他老人家法讳无住。因那年于无意中遇见晚生被侄儿侄孙欺负,当时间了问情形,又向左右邻居探听,知道晚生零丁孤苦,处境极为可怜,所以夜间前来相救。他老人家完全出于慈悲之一念,并不是因晚生的资质好,可以做他老人家的徒弟。那山在云南省境,山名就叫做大竹子山。晚生到大竹子山以后,便要拜他老人家为师,求剃度出家,他老人家连连摆手说:你宿业太重,此时不是出家之时,老僧不过因你可怜,带你到这山里来住几年,等到你年大了些儿,可以自立了,仍得回家乡去,度农家作苦的日月。晚生在大竹子山住了五年,师傅终年在外云游,有时偶尔回山,住不了几日又去了。五年后才带晚生同行,敢说是足迹遍全国。直到近来,师傅方叫晚生回家,讨回原有的产业,安分耕种度日。”黄孝廉道:“像你这师傅,真是圣贤举动,菩萨心肠,使我钦佩之至。你尽管回余家大屋去,向你三个哥子讨回山场田亩。如果你哥子恃强不理,我定出头帮你向他们说话。”余八叔这才作辞出来。

走到余家大屋,见了三个哥子,尚能认识,忙行礼称哥哥。他三个哥哥都想不到世间还有余八叔存在,年轻人的身体像貌都有变化,余八叔能认识三个哥哥,三个哥哥却不能认识余八叔了。

余八叔只得自行表明道:“我是四房的行八。别来二十年不见哥哥,三位哥哥都老了。大伯、二伯,三伯弃世,我因远在云南,不能奔丧回来。实在该死……”他刚说到这里,他三个哥哥巳放下脸,说道:“我们四房的人,早已死绝了,那里又钻出你这样一个兄弟来?还不给我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