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回试三事群宾齐咋舌 食仙桃竖子亦通灵(第3/5页)

且说镜清遭人本姓沈,小名牛儿,生长在山东潍县金雀村中。自幼不识不知,愚蠢异常,到了十四岁,还是一点人事都不知道。家人皆不喜他,因此也不教他读书,也不教他做什么事,只教他驱了一头牛,天天到野外去放牧。这明是厌弃他,不要他在家里的意思,他倒很是高兴。有一天,还不到晌午时分,腹中忽觉饥饿起来。但是瞧瞧晒在地下的日影子,似乎还没有到吃饭的时候。明知回家去也是没得饭吃的,说得不好,或者还要受家中人一顿臭骂。便想先摘几枚野果来充充饥咧。抬头望处,忽见南面一棵桃树上,结了有几枚硕大的桃子,红艳艳的,煞是可爱。

倒不觉暗吃一惊,心想:这桃子怎么结得如此之快?这棵桃树,我昨天还尚向它望上一望的,连一个小小的毛桃子都没有。想不到一夜之间,就有这些又红又大的桃子生出来了。但他素来是懵懵懂懂的,凡事不求甚解,加之这时腹中饥得可怜,只望采些果实来充充饥,所以对于这桃实速成的问题,也不暇去研究。不管三七二十一,即爬上那棵桃树上去,把上面结的三枚桃子,一齐采摘下来,食在肚中了!

只觉入口之际,汁多味美,甜香非凡,较之寻常吃的桃子,真有天渊之别咧。可是这三枚桃子吃下肚去不打紧,却把他完全改了样子了。他素来是十分愚蠢的,如今却变成聪明了。素来是一字不识的,如今却能写能诵呢。然而也有一桩不如意处,从前是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就是牵了一头牛到野外去放,浑浑噩噩,觉得很是舒服。现在却不然了,心中觉得非常闷损,像有件什么事情没有得到解放似的,但又不能说出究竟是件什么事。因之虽仍是照常去放牛,只是恹惯闷坐,也无心去照顾那牛。谁知有一天,却轻轻易易的,把他这个问题解决了。只听耳畔好象有个人唤着他的名几,向他说道:“牛儿,你不要气闷,你的心事,我都知道。你不是看破尘缘,想从个名师修仙学道么?那我就是你的师傅,不久你就可到我那里去,从我学习大道呢。”这时的牛儿,已不比未吃桃实前的牛儿了,早巳有了仙根。一听得这几句话,居然立时解悟,知道被他一语破的,他自己所忧愁闷损,以为未能解决的,确便是这修仙学道的问题。当下连忙跪了下来,赫恭敬敬的叩了三个头,方说道:“弟于已蒙收录,实是出自鸿恩。不过弟子该死之至,尚没有知道师傅的法号,还请明示。”只听得空中哈哈一片笑声道:“你要问我法号么?我便是东汉时的蓟子训,道号铜鼎真人。遁迹在这西面的白凤山上,也有几千年了。这里的这棵大桃树,是我手植的,虽比不上西池王母那边的蟠桃树,然而也是仙种,须五百年一结实。我也就定下一个规律,也是每回五百年收一次徒弟。并以桃实为标准,谁吃了我这桃实,谁就是我的徒弟。昨天结成的那三枚桃实,偏偏没有被别人吃得,却被你吃了去。这是你的缘法已至,和我合有师徒之分咧。”牛儿恭听了这番训谕,忙又说道:“师傅既是如此说,那么快求师傅度我去罢。我是急于学习大道,在这尘世中,一刻都不耐居住呢。”铜鼎真人又在空中说道:“你不要性急,我既收了你做徒弟,终要度你去的,不过现在尚非其时。你从今天起,且正着心,诚着意,每天不住的向这头牛拜着,但不可被人瞧见。拜得这牛通了灵性,自会驮起了你,送到我住的所在呢。”

说完这话,又说了一声:“我去也。”空中即寂然无声了。

牛儿谨识于心。从这天起,窥着无人的时候,便正心诚意,很虔诚的,向这牛拜着。并把遇仙一节事隐秘着,不向别人说起。可是这样的拜了不少时候,这头牛依然是蠢然的一头牛,只会吃草拉屎,一点没有什么通灵的表示。倒害得他发急起来,向着这牛泣道:“牛啊,牛啊!我这样天天的向你拜着,你怎样仍旧一点灵性都没有,不肯驮我到师傅那里去呢?难道师傅的说话是骗我的么?还是嫌我不虔诚呢?如果再是如此下去,死的日子也快要到了,还有求道的希望么?”

说也奇怪,这头牛一听这话,竟抬起头来,向他望上一望,口作人言道:“哦!你要我驮你到你师傅那里去么?那你何不早说,我又不是你肚里的蛔虫,怎么会知道呢?怪不得你天天向我求拜,原来为的此事,我倒正在有些疑惑不解咧。”牛儿听这牛居然会说起话来,自然十分欢喜,便又说道:“牛啊,牛啊!你居然通灵了。如今闲话少说,快驮我到师傅那里去罢。”这头牛将头点点,便把身子俯了下来。牛儿即聘上牛背,喊道:“走罢!”这牛就展开四蹄,腾云驾雾一般,向前面飞快的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