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群雄执意追凶手少侠何堪见血偿(第2/8页)

这“青海三马”乃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大哥马良,二哥马骏,三弟马驰,每人相差恰好一岁,自幼一同练武,练成了一套三才剑法,每逢出阵,不论对方人数多寡,总是三人同上。他们把苏湛救了下来,便向云召这边挑战。

云召知道他们兄弟对敌的规矩,心里想道:“青海三马的三才剑阵非同小可,我方虽然尽有比他们高明的人,但要选出三个像他们一样配合有素的人,那却难了。”正在踌躇,只听得韩璇已在说道:“老伴儿,人家是上阵不离亲兄弟,咱们也来个夫唱妇随。”

云召心里暗暗好笑:“我想来想去,真是糊涂,早就应该想到他们两夫妻了。”笑道:“对,二哥二嫂好个夫唱妇随!”韩二娘“啐”了一口道:“什么夫唱妇随,他要打架的时候才想起要找我。”但毕竟还是和丈夫一道出场。

韩璇是镇远镖局的总镖头,威名素著,他的妻子也以“铁鸳鸯”驰誉江湖。“青海三马”见是他们夫妻出阵,也不禁心中微凛,但他们素来自负,随即想道:“听说这两夫妻连叶冲霄那小子也打不过,只怕是浪得虚名。”

马良带头,抚剑一礼,说道:“得韩总镖头伉俪赐招,何幸如之!”韩二娘冷冷说道:“我们的镇远镖局早关门了,你别笑话我这老伴儿啦。带刺的话儿别多说了,动手吧!”马良陪笑道:“韩夫人误会了。”他的弟弟马驰火气最大,却忍不着骂道:“你的镖局关门,要找我们出气吗?看剑!”刷的一剑,就向韩二娘刺去。

韩二娘道:“不错,那只怪我们本领不济,但我们不能伏虎,驱牛赶马大约总还能够。”她口中说话,手底丝毫不缓,铁拐在地上一点,“叮”的一声,已到了马驰身侧,避剑还刀,一招“神龙掉首”,刀光如雪,已劈到他的胁下。

蓦听得金刃劈风,马良、马骏两柄长剑同时从两侧攻来,韩璇叫道:“老伴儿,小心了!”一刀架开了马良的长剑,韩二娘反手一招“苏秦背印”,也把马骏的兵刃荡开,刀锋在反手劈出之时,倏地划过,把马驰的衣袖削去了一截。这还是因为她要对付马骏,要不然马驰的胁下只怕要被她搠个透明窟窿。

马驰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才知道韩璇夫妻名下无虚,哪里还敢轻敌?他们三兄弟单打独斗的功夫并不怎样高强,但三人联手,施展开那套“三才剑法”,却是巧妙非常。只见他们互成犄角之势,三柄长剑交梭穿插,同进同退,配合得妙到毫巅。不但门户封闭谨严,攻势也极之凌厉。韩璇夫妇背靠着背,一柄长刀一柄短刀,纵横挥霍,却也应付得绰绰有余。

双方斗了数十回合,兀自不分高下。韩璇这边占了六成攻势,但韩二娘跛了一足,跳跃不灵,要依靠拐杖支撑,便不能放手攻击,因此虽然略占优势,取胜却难。

“青海三马”的老大马良,武功最高,也最阴沉,看出破绽,蓦地一声口哨,打出暗号,马骏、马驰两边攻来,他则从当中一剑劈下!马驰架住韩璇的长刀,马骏架住韩二娘的短刀,他们二人的本领以一敌一,虽然不及韩璇夫妇,但拼了全力,抵挡一招,却还是抵挡得住,马良就是要争这一招的时间,乘虚而入,至少也要打乱他们夫妇的阵脚,迫得他们各自为战。

马良这一剑当中劈下,韩璇夫妇抽不出兵刃招架,果然如他所料,只好斜跃避开。韩二娘本来与丈夫背靠着背,靠着丈夫的掩护,这才能发挥攻势的,一旦与丈夫分开,后心露出破绽,她跳跃不灵,这就给敌人以大好的攻击机会了。说时迟,那时快,马良一声大喝,三兄弟全都向着韩二娘攻来,马骏、马驰双剑攻击她的两胁,马良的长剑则疾刺她的背心大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韩二娘铁拐一扔,碰开了马骏、马驰的兵刃,但她失去拐杖,也立即跌倒地上。马良大喜,一剑朝她后心刺下,群雄大惊失色,只道韩二娘性命难保。哪知就在这瞬息之间,忽听得凄厉的叫声骇人心魄,“青海三马”竟然同时摔在地上,变了三个滚地葫芦,身边都是一滩鲜血。

原来韩二娘是在扔下拐杖的时候,发出她的成名暗器“铁鸳鸯”,青海三马本来也知道她的暗器厉害,但见她一手持刀,一手撑着拐杖,谅她腾不出手来,而且他们太过自信他们三才剑阵的厉害,尤其在韩二娘已经跌倒之时,他们就更疏于防备了。

哪知韩二娘手法快如闪电,她摔那一跤,正是要使敌人上当的,她扔杖、摔倒、避剑、还击,一气呵成!三枚铁鸳鸯分打三个不同的方向,每一枚铁鸳鸯都打个正着,削去了敌人的一边膝盖,在场诸人连看都未曾看得清楚,当真是足以震世骇俗的暗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