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空山偶语唤春回(第2/5页)

石轩中暗想道:“那易姊姊对我甚好,两次示意,必有区跷,只是大丈夫叹能贪生畏死?我且不理她的好意。”当时答道:“先生所说办法甚佳,晚辈一切违命!”

公孙先生此刻成算在胸,忖道:“这少年年纪轻轻,虽说他能助渔隐一臂之力,身手不腐,但也不愁他赢得我数十载苦修。我先出一个容易的题目,让他扯个平手,哄他欢喜一下,再行收拾。”原来他是用猫捉老鼠的惯技,先把那被捕的老鼠尽情地戏弄之后,再行吞噬。石轩中如何能知他的用心,凝神听他出题目。

公孙先生道:“我们先来一场文比,晤……”他扫目四看,见那两截烟管在石路上,便微微冷笑,继续道:“就用这两截烟管作为比赛工具!”

他移步去拾起两截烟管,量了一下,刚好差不多一般长短,便道:“这两截烟管中,有一截是烟斗头,我们先各自拣好一支,再行比赛。”他点下命易静过来,吩咐道:“静儿,你把这两截烟管,两手分开持好,藏在背后。”易静依言把烟管藏在背后。

公孙先生这时悠然说道:“你先拣静儿任何一只手,那手中的烟管,便是你的,剩下那支便是我的。拣完之后,得着烟管嘴那半截的人,先行动手。办法是在人站的地方,划个一尺直径的圆圈,然后尽力将烟管抛向空中,看谁抛得高,这是其一;这烟管掉下来,要落在圆圈之内,这是二。烟管一定要平着旋转上去,平着旋转下来,这是其三。谁拿着那截烟斗头,为了重量不平衡,自然大为吃亏,但只能怨运气不佳,一样算数的,你听清楚这办法没有?”

石轩中连忙点头,答道:“晚辈听清楚啦!”心里却想道:“用这方法比赛,我可占了便宜啦!”原来石轩中自小在蛇铜山顶,哪有什么好玩的,练完了功,闲来无事,便纠了一两个年轻的道侣,在观外平地之处,耍那击木的玩儿。

办法是先截两根半寸径围粗的木棍,一根长的约两尺许,一根短的大约四寸左右,然后在泥地上挖一条小沟,把那根短的横架沟上,玩的两个人这时拈阁或清拳,胜的一个,便用那长的棍子,从小沟里把横架着的短棍,尽力远挑,另外那人早已在那边等候,留心去接这短棍。

若是接着,便轮到他去挑这短棍。如接不到,便在三十步远处,早已划定的界线那里把这短棍抛来。规定要抛在这持长棍的人左手边齐胸高之处,让这人持长棍尽力远击,那抛棍的人便得跑着去拾,就像罚他跑步,以为笑乐。

倘若这抛棍的人,所抛的位置不正确,大高大低或价左们右,这持棍的有权不击,让那人跑来抬起,再去抛根,他们本以看人跑来跑去为乐,算是一种刑罚,故此这样玩法。不过若持棍的把棍击出而落空,便轮到那抛棍的来玩了。

石轩中当时在抛棍时,便常常以旋转方式抛出,使那人即使击中了,也击不远。起初抛时,那短棍能旋转时,使抛得不准确,又得跑步拾起再抛,渐渐工多艺熟,加之内力渐纯,后来便能够把那短棍旋转得像风车一般抛出去,甚至棍身也极疾地滚动,所抛的部位更是准确非凡,使人不得不击,那击的人每次都能击中,却因棍身滚动和像风车般旋转的缘故,那短棍每次都像粘满浆糊似的,贴着长棍转了一下,掉在地上。

这时的比赛,虽不是横向抛出,但以他这种内外兼修的好手来说,其实是一样。故此他心中暗喜,赶快答允了这方法。

当下由他先拣,他随意点定就近的左手,易静暗暗皱眉,伸手出来,原来是那有烟斗头的。石轩中接过手来,暗暗试试两头相差的重量,找到平均点,五指拈住不语。

公孙先生哈哈一笑,说道:“天命如此,那么我先动手便了!”他走到路中心,左足尖微微伸出去,以右脚为轴,修地滴溜溜打个旋转。那石子小路的小石四下进飞,原来他已用左脚尖在地上扫出一个圆圈来。

只见他用三指拈着那截烟管的中心,用力向空中一推,那截烟管旋转着,平平飞起。这三人都是武林会家,目力不凡,自然能够清楚地看出这旋转上升的烟管,究竟飞了多高。石轩中不禁低叫一声好,那公孙先生也微微咽笑,傲然跨出圈子,好让那截烟管掉下来。只有易静的眉尖处,轻轻地受了一下。三人的表情,各个不同!

那公孙先生把烟管旋转着抛上半空,随即跨出那圆圈。只见那烟管平着旋转加风车般,一直上升,那去势并不疾迅,缓缓升起。石轩中是个行家,知道这纯是用内家潜力,推将上去,那种力量,极为均匀。待得这截姻管上升至三丈左右,忽地在空中微微停顿一下,修地又冲上半丈左右,这才霎地下降。他禁不住轻叫一声“好”宇,易静却担忧地双眉犁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