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被父母再三抛弃的次子(5)(第2/5页)

常年吃没有油水的饭菜,猛地吃大油大肉会闹肚子,明庭只点了两个肉菜,还特地叮嘱不要太多油,先让明琅肠胃一点点适应过来。

等他们赶回京城,只差七天就过年。

明庭走之前在锦巷租了个两进的院子,回京后他又买了一对中年夫妻。

这对夫妻是逃荒来的,堤坝决口,他们家没了孩子也没了,流浪到京城打工。

只不过京城物价高,两人不但没存到钱,女人还落一身病,快死了,男人为了救媳妇只能卖身。

明庭仔细瞧了,他们不是大奸大恶的面相。

男人人本分老实,还有情有义,他干脆买了他们,留在家里。

毕竟,他和明琅身边还是需要有大人照看,不然两个孩子住京城,很容易被人盯上。

明庭给女人治病,两天过去,女人已经能下地,男人激动地直给明庭磕头。

就这样四人在一起,在京城过了第一个年。

病情大好的姜嫂麻溜地擀皮子,老姜坐旁边包饺子,明琅盯着他们,看着老姜双手一捏,一个饺子出来,惊地直拍手。

老姜没有想到,自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会遇到这么好的东家。

特别是明琅,又乖又可爱,像极了他苦命的女儿,所以老姜两口子把对去世女儿的感情都投入到明琅身上,对她格外心疼。

家里过年气氛浓烈,奉天也懒洋洋地趴在小桌子上,“老大,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找明忠啊?”

明忠,原主的干爹。

孝敬干爹,给明忠养老,是祈愿人的第一心愿。

明庭倒是没想急忙认爹,过年的时候明忠多忙多累,在容帝身边伺候,哪里有闲暇呢!

所以,他只准备了一车礼物,让人送到了明忠在外置办的宅子。

来日方长,孝敬爹又不是非得在跟前儿。

晚上吃年夜饭,明庭也没那么讲究,让老姜和姜嫂上桌,他们连连摆手,最后被明琅拉了过来。

“以后咱们是一家人,不用讲那么多虚礼。”

明庭招呼大家吃饭。

不过,不管是老姜还是姜嫂,都是等明庭和明琅先动筷子了才开始吃,期间姜嫂一直很照顾明琅。

之前包饺子,明庭让老姜在饺子里藏了几枚洗干净的铜钱。按照习俗,谁吃到铜钱谁来年就会顺顺利利,还会发大财。

最后,姜嫂和明琅运气好,一个尝到了两个,一个碗里有三个。

明琅见明庭没有铜钱,连忙分给他,要把好运气给哥哥分享。

“真乖!”明庭揉了揉明琅的头发。

到晚上,老姜放了烟花。

明琅头一次隔这么近看烟花,她眨巴着眼睛,不住地拍手,“好漂亮!哥哥快看!”

因为是他们在一起的第一个新年,明庭给老姜、姜嫂包了红包,还给了明琅一个大大的红包和一块玉佩。

跟明庭幸福热闹的除夕夜相比,房家可以说是阴云密布。

房新仁的伤口长新肉痒得不行,他没忍住挠破伤口,不知怎的感染了,开始化脓,又是好一番折腾。

为了挣钱,丽娘天天晚上点灯做绣品,天寒地冻没有钱取暖,手指上长了冻疮。

虽然是过年,可房家一点儿过年的气氛都没有。

往年过年,房新仁还在汪家当账房,自己有积蓄,主家有赏赐,说不上锦衣玉食,但日子过得也非常滋润。

今年别说鸡鸭鱼肉了,就连细粮都买不起。

房启明闹着要吃肉,可房新仁的药钱还是丽娘找人借的,哪里有余钱买肉?

她只能哄小儿子,说等爹爹病好了,挣钱了,再买肉回来做红烧肉。

房启明也不过6岁,哪里懂这些,一个劲儿地闹腾。

房新仁吼了他几句,这孩子干脆躺地上打滚,把棉袄蹭得脏兮兮的,丽娘一个没忍住,打了他一巴掌。

这是孩子长这么大她第一次动手,打完丽娘就后悔了,又抱着房启明哭,嘴里说着娘不该打你。

结果,房启明嚎啕大哭,非要吃肉,闹得更厉害。

丽娘到底省不得孩子吃苦,割了一小条肉回来。

有钱不买腊月货,这肉比平时贵了一半。丽娘买肉回来被邻居看见,见她有钱买肉没钱还债,邻居还上门闹了一回。

总之,房家的日子过得乱糟糟的。

至于宫里的房启华,他到底读了几句书,识得几个字,自从说话不结巴后,房启华也学会了看脸色做事,比刚进宫的时候好了一些。

因为他认识字,哪怕不多,但在小太监中已经算不错了,所以被一个管事太监瞧中,调到身边做事。

房启华总算是不用在冷宫那么凄凉的地方呆着。

明忠一直到初五才有时间出宫,回到自己的宅子。

管家跟他汇报哪些人,送了什么年礼。

作为容帝身边的大红人,明忠从来不缺别人的孝敬,每年过年收礼收到手软,也没觉得有什么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