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第2/3页)

殿下总是这样羞涩,真的是让人操碎了心。

不过,这一次是不是太久了一点?她觉得自己要喘不上气了。

“诶?”

齐晟一惊,赶紧把她平放在榻上,探查之下才发现,原来是憋晕了。

他不禁失笑道:“你不是个老司机吗?怎么连换气都不会?”

不过,也正好。

他看了看自己身下某处,沉沉叹了口气,下榻给自己灌了两杯凉茶。

也怪不得柳下惠能名传千古,这柳下惠,果然不好做。

*

信阳公主的慈幼院办了也有好几年了,当年第一批被收容进来的孩子,陆陆续续都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

信阳公主最近忙的就是这个。

那些男孩子还好,因着都有一技之长,有养家糊口的资本,多的是人家愿意把女儿嫁过来。

但女孩子就比较麻烦一点了。

就如同齐晟和薄华预料的那样,女子一旦有了持续的经济来源,对于自主权就会下意识地渴望。

她们都有一双巧手,在太子殿下特意赐名的纺织厂里,哪一天不能挣六七十个铜子呢?

她们如何愿意放弃这份能让自己挺直腰杆子说话的工作,嫁给一个说不定还不如自己的男人,伺候他们一家老小,说不定还要挨打受骂呢?

纺织厂早已经被卢文接手了,卢文有点轻微的强迫症,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纺织厂教到他的手里之后,各项规章制度也逐渐完善,效益也一天比一天好。

就算管里心里隔应他,甚至是厌恨他,却也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个人才。

根据卢文定的规章,女孩子嫁人之后,虽然还能够在纺织厂工作,但工作的时间将受到限制。

因为,他觉得如果让成了婚的女子再如婚前一般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里的事情肯定难以兼顾。

这样一来,短时间内可能没有什么,但天长日久的,她们的夫家难免有怨言,进而影响殿下的名声。

在他心里,殿下是第一位的。

他很清楚自己如今端的是谁的碗。

这个且不说,等到怀孕之后,就不能再继续工作了。

因为纺织厂里近两年新做的染料,据说对胎儿不好。

慈幼院的这些女孩子自小跟着先生读书,十二三岁就开始自己工作挣钱,眼界比一般的女子开阔。

她们很清楚,什么才是她们真正的资本。

所以,对于成婚嫁人,她们都下意识地有些排斥。

信阳公主和薄华一连找了好几个姑娘谈话,得到的都是推脱之词。

“殿下,娘娘,我不急的,你们还是先替别人张罗吧。”

等薄华回到宫里,就把自己地困惑说给齐晟听了。

“看她们的样子,好像都不愿意嫁人,这可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齐晟回想了一下那些女孩子刚到慈幼院时的年纪,“她们还没多大的吧,怎么就操心他们嫁人了?”

“怎么没多大?大的都十六了,小的也有十四了。女孩子青春就这么几年,如果不趁现在找一个好夫婿,将来可怎么办呢?”

齐晟怔怔地看了她片刻,摸着她的脸颊叹了口气。

是他太过想当然了。

他只知道薄华比时下的女子更大胆,也更有想法,却忽略了她本身还是一个在封建制度下长成的小姑娘。

一遇到这种原则性的问题,她的思维方式,还是会落入这个时代的主流。

“你我成婚也有些日子了,我却一直不肯圆房,你可知是为了什么?”

“知道。”

薄华道,“殿下说过,我的身体还未长成,不宜孕育子嗣。”

“是呀。十六岁,本身还是个孩子,干嘛非得逼着她们嫁人呢?”

齐晟拉着她在桌边坐下,“外边的人跟我可不一样,他们娶妻,为的就是传宗接代。你忍心那些女孩子小小年纪便孕育子嗣,生产之时九死一生吗?”

薄华被吓住了,连连摇头,“不,不想。”

齐晟柔声道:“好姑娘,世间约定成俗的事情,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薄华有些纠结,“可是殿下,女孩子不嫁人,以后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还真把齐晟给问住了。

倒不是他没有解决的办法,只是以薄华如今的思想,只怕根本就接受不了。

“先不说这个了。”

齐晟想了想,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你近些日子先不要出宫了,有空就去寻玫贵妃或者是湘妃娘娘说说话。说不定,过不了多久,你自己就想出解决之法了。”

谁曾想,薄华一下子就瞪大了眼,仿佛受到了什么惊吓,“湘妃娘娘?”

“怎么了?”齐晟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啊?没……没……没什么。”

薄华干笑了两声,尽量委婉地说,“就是有幸听过湘妃娘娘唱曲,娘娘的曲声……很别致。对,就是很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