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第2/3页)

封城一个月,安平县里的资源已经开始匮乏了。

像这样的抱怨,这个黑脸汉子也不是第一个说的。

但有那个和尚全素的饼子对比着,有人觉得骚的慌,当即就怼了回去,“说得你家吃饭,顿顿都有肉似的。”

那黑脸汉子脸色胀红,吭哧吭哧地想要辩驳,一个年纪大些的汉子呵住了他,“别不知足了,给你吃给你喝,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哪一回分的肉,你不是自己都吃了?你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尝过一口吗?”

便是太平年月,普通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些汉子分到了肉饼,通常都会把肉抠出来藏进怀里,分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就算是实在馋得很了,也只是咬一点点,甚至就伸舌头舔一舔。

像黑脸汉子这样只顾自己的,毕竟是少数。

被周围人似有若无的目光看着,黑脸汉子羞恼不已。如果不是有那个青年和尚在,他怕是早就恼羞成怒,跳起来打人了。

“众位施主稍安勿躁,京中有太子殿下主政,不会丢下大家不管的。”

那青年和尚慢慢吃完了手中的素饼,这才慢条斯理地开口。

他一开口,方才剑拔弩张的气氛一下子就散了个干净。

众人都朝他行了个不大标准的合十礼,此起彼伏地应诺:“是。”

若是一个普通和尚,如何能有这么大的威望?

但若说他是一个大德高僧,也未免太年轻了些。

他当然不是什么大德高僧。

这些百姓之所以如此信服于他,全因他出家前的身份不一般,乃是当今天子的第四子,原封信王的齐照。

剃度出家之后,齐照就舍去了俗家的名姓,由给他剃度的高僧取法名戒嗔,法号明远。

直隶的百姓都喊他明远大师。

明远虽然已经出家了,但一个人的俗家背景,并不是出家了之后,就真的可以断的一干二净的。

安平县的百姓之所以没有被瘟疫折磨的麻木,全都是因为有两位帝子一直都和他同在,一同抵抗这疫情。

而且,也正是因为有明远大师在,让百姓们相信,朝廷不会丢下他们不管,更不会在疫情难以控制的时候,下令焚城。

明远大师在安全区安抚百姓、稳定人心;五皇子则是在隔离区带着四个御医废寝忘食地研究有效的药方。

他来之前,齐晟也不管有用没用,把所有知道的防疫措施一股脑都塞给了他,并让内务府紧急赶制了一批方便换洗的防护服还有口罩。

自从五皇子来了直隶之后,从京城调配过来的物资,炭和柴占了大头。

因为这个时代,除了高温与烈酒,实在是没有别的消毒方法了。

而度数高到能用来消毒的烈酒,都是纯粮食酿造的。

在这个人均吃不饱的年代,大量使用烈酒消毒,那纯粹是造孽呢。

所以,高温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是夜,劳累了一天的明远大师,回到了临时收拾出来,给他们这些京城里来的钦差住的一个富户的宅院,范文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他了。

“明远大师。”范文竖起手掌,行了个佛礼。

明远大师还礼,“范施主。”

范文的眉头一直皱着,被一摊又一摊的事情压得松不开。

“大师,里边请。”

他抬手把明远大师往书房的方向让,“下官有事和大师商量。”

“范施主请。”

都知道这不是瞎客气的时候,两人只是略略推让了一番,就一前一后进了书房。

挥退了送茶的下人之后,范文神情凝重地说:“大师,大雪封路了。”

明远大师神色未变,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见他如此镇定,范文提着的心也稍微放下了一些。

对于这位天子的第四子,年纪轻轻就出家为僧的信王,范文一直都看不透。

说实话,范文很忌惮他。

刚开始明远大师要跟着来直隶的时候,范文甚至以为他是为了在天子面前搏名。

但是,随着明远大师到直隶之后的表现,让他逐渐改观,慢慢又发展成如现在一样,有不能决断的事,就会请他到书房坐坐,一起商议。

范文道:“城里的粮食不多了,如果京城那边不能及时调配,难免会引起恐慌。”

“剩余的粮食,还能支撑几天?”

范文道:“还能支撑半个月。”

“半个月?一日两餐干饭?”

“对。”

明远大师拨弄着佛珠,沉吟了片刻,对范文道:“年关近在眼前,也该让百姓们吃一顿好的了。”

“大师?”

范文惊道,“您在开玩笑吧?”

本来粮食就不多了,京城那边的下一批物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运到呢。

这个时候,不正该节约吗?

“贫僧没有开玩笑。”

明远大师镇定地说:“老百姓们辛苦一年了,就指望着过年的时候才能松闲一二,吃一顿好的。如果不能让他们吃上,你说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