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第2/3页)

衡阳公主原嫁于东平侯世子,夫妻关系也算和睦。

但这一切,都因信阳公主做了使臣而改变了。

东平侯府就是属于那种老顽固级别的封建礼教施行者。

原本,因为衡阳公主是信阳公主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他们家就对她颇有微词。

在她坚持到慈幼院去帮忙的时候,东平侯夫人更是特意把她从公主府请回侯府,看似软和,实则不容置疑地让她守妇道,不要学那些不三不四的人。

这也是衡阳公主的性情太过平和,平日待人一向十分宽厚,这才让东平侯夫人仗着自己婆婆的身份,对她少了几分尊重。

若是平日里也就算了,衡阳公主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她呈口舌之利的事根本不在意。

但这一次不一样了,东平侯夫人不但妄图干涉她的事情,还含沙射影地讥讽信阳公主。

这可算是触了衡阳公主的逆鳞了。

没错,衡阳公主的性情是比较平和低调,但她到底是个公主,自小也没人敢在她面前说过半句重话的。

东平侯夫人蹬鼻子上脸的行为,当即就惹怒了衡阳公主。

她脸色一沉,冷声道:“夫人便是这样和本宫说话的?”

东平侯夫人一怔,继而就对衡阳公主的态度不满起来,“公主,臣妇也是……”

“放肆!”

衡阳公主身边的女官得了公主的示意,当即上前一步,厉声喝道,“夫人既知公主当面,为何不行国礼?难不成,东平侯府要谋反吗?”

“姑娘何出此言?”

东平侯夫人被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就不满地对衡阳公主说,“公主好歹管管身边的人,主子还没开口说话呢,也容得她放肆?”

呵!

衡阳公主笑了,笑吟吟地说,“看来,是本宫往日里,对你们东平侯府太过宽纵了。”

不待东平侯夫人反应过来,衡阳公主立刻翻脸,讥讽道,“你又有何颜面,让本宫与你对嘴?”

然后,她直接问那女官:“红棉,见了本宫不行国礼,该当何罪?”

女官红棉昂首挺胸,朗声道:“罪同欺君,按谋大逆论处。”

其实,这件事欺君是真,但谋大逆就纯粹是危言耸听,说出来吓人的了。

但东平侯夫人不知道啊。

欺君和谋大逆这两个词的威力实在太大,大到东平侯夫人浑身颤抖,乖乖起身朝衡阳公主行了大礼:“臣妇参见公主殿下。”

但她心里却觉得很是羞辱,怀恨在心。

衡阳公主瞥了她一眼,冷笑一声,淡淡道:“还请夫人记住,人长一张嘴,不止是能用来说话的。”

言罢,拂袖便走。

至于东平侯夫人的记恨,她半点都没有放在心上。

东平侯府虽然有个侯爵的爵位,却离权利中心还有一段距离。

当年先帝之所以挑了他们家,就是汲取了暨阳侯府的教训,觉得他们家没有家世仪仗,就不会干出胆大包天的事。

但事实证明,总有那么些人,太把自己当回事。

自衡阳公主收拾了东平侯夫人之后,世子便一连三个月不曾踏入公主府。便是公主宣召,他也找各种借口推脱。

直到有一天,东平侯夫人母子,带着一个貌美的女子登门,说是那女子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请公主允许世子纳为妾室。

亏他们还记得,驸马纳妾,是要经过公主同意的。

这样带着有孕的女子来,逼迫公主同意,与羞辱何意?

衡阳公主的耐心,已经在这三个月之内被消磨干净了。

此时,她根本就懒得和他们废话,直接叫人叉了出去。

这发展显然出乎他们的意料,便是自认已经摸清了衡阳公主脾性的东平侯世子也有些心里发虚。

反倒是东平侯夫人一直在叫嚣,“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便是公主又如何?成婚数载,连个蛋都没下。难不成,她想让我们家绝后不成?”

听到自己母亲的话,世子的底气又足了。

那怀孕的女子听了,觉得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很可能将来要继承东平侯府,更是心头暗喜,也跟着说了几句挑拨的话。

可是,他们却万万没想到,等到第二天,常年不被皇恩眷顾的东平侯府,就一下子迎来了两道圣旨。

第一道,是天子准衡阳公主所请,与东平侯世子和离;

第二道,就是将那个怀了孕的女子,赐予东平侯世子为妻,成全了这一对苦命鸳鸯。

当时东平侯就傻了,忍着心慌贿赂了传旨的太监,求问是怎么一回事。

那太监似笑非笑地瞥了东平侯夫人和世子一眼,“侯爷又何必问我?此事,不是令夫人与令郎更清楚吗?”

然后,那个太监就再也不肯多吐露一个字,带着人就走了。

以他的经验来看,东平侯府,已经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