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2页)

【我把这个叫做一股脑地去送死。】

【疯了吧?我承认选手里有几个可能有可能爬上珠峰的,但大多数人只是具备荒野求生知识和良好的体力,和登山客比还远远不够吧?节目组是在拿命做节目?】

【虽然我也觉得不妥,但说句公道话,现在每年去爬珠峰的人其实很多还不如选手基础好。别说现在了,回到20世纪又怎么样,当时不也有阔佬靠着精良装备和大量打下手的夏尔巴人登顶成功吗?】

【节目组甚至不允许选手用生命环,我看过很多传记文学,简直不敢想象如果我喜欢的选手在希拉里台阶上遭遇不测该怎么办,到时候你们拿什么向观众谢罪?】

【从项目宣布我就开始查资料了,实在不能理解那些登山爱好者,为了爬一座山值得吗?不就是一座山吗?爬到顶上又能怎么样?再说说选手们,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为了一个真人秀值得吗?】

【和楼上的人无法沟通。】

【这可是珠穆朗玛峰啊!有多少人一辈子有时间、有精力、有财富、有机会去攀登她?节目组一直在向选手确定要不要参加,而且参加前也会对他们进行适应性训练,有谁把刀架在脖子上逼迫选手参加吗?】

【你们吵得太凶我刚才不敢说话,但是我现在也必须说一句:这可是珠穆朗玛峰啊!】

评论区被各种建议填满,观众们吵得不可开交,营地现场也是一片窃窃私语。许多选手在低头沉思,手里抓着的原子笔要落不落,还有的选手飞快地拉出签名,旋即闭眼不去看合同。

詹妮弗也在转着笔。

“你们还有最后的时间来思考。”瑞安严肃地说,“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必须明白,这不是演习,也不是在片场。攀登珠峰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余地的考验,离开生命环的保护,连节目组都无法确定能第一时间对受困或受伤选手进行救援。换句话说,你们的登山条件不会比任何一个业余登山者差,也绝对不会比任何一个业余登山者要好。”

顺着他的话,詹妮弗再次把这张协议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这个瞬间她想起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著名街头魔术师大卫·布莱恩曾在一场颁奖典礼后为群星表演。众所周知,大卫以疯子般的魔术设计闻名,他曾经把自己关在棺材里埋在地下一周、在冰盒里停留超过61小时、在水中生存七天七夜......当时他在表演挖心和穿针魔术前也为在场众人签下了一份死亡免责说明书。

大卫在表演上向来运气不错,听说今年他还准备挑战用100万伏高压电电击自己72小时,像他这样胆子大的魔术师也不在少数,但其中相当数量的一部分都在挑战极限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于魔术一道上受训和钻研的时间绝不可能比选手们受训攀登雪峰的时间更短。

留下的32名选手中并不缺乏登山爱好者,据詹妮弗所知,有一名名叫多洛雷斯·哈特的女选手就曾爬上过卓奥友峰,可以说是专业级的登山选手,在这一轮受到的挑战应当比其他选手要容易些。詹妮弗对此表示理解,《荒野挑战》的比赛环境一直在改变,总有人受益,也总有人觉得为难,说不定一些更厉害的登山者在海岛关就被淘汰了。

她能理解不代表其他选手都能理解,至少在准备室里詹妮弗没少见一些选手朝多洛雷斯投去不善的目光。雪山,多变天气,利益纠纷,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发生在96年的珠穆朗玛峰上发生过的最大惨案。

最终,32人都在合同上签下了字。

最终,人们不禁要问——“32个人上山,有多少能顺利登顶,有多少能平安归来?”

帐篷中的选手们还在进行训练期前的最后准备,不远处的珠穆朗玛峰则在太阳的照射下凝笼着冰晶状的闪光。她不能说十分优雅,也不能说十分符合美学,但她的超然地位和庞大无匹足以掩盖任何结构学上的缺点。冥冥之中,观众们忽然意识到,第五轮挑战的主角从来不是那些选手,而是这座及许许多多座横贯的大山。

世上有多少人能完成这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