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启蒙者(第2/2页)

有人问道:“可是,我们只是什么都不懂的乡下汉啊……”

“现在不懂,不代表以后不懂。”王笑道:“今天你知道了‘人民自己可以创造更好的生活’,明天你就可以懂的更多,也可以将这个道理告诉更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这些,农民阶级的力量就可以越强,这就好比是水滴与大海,也可以叫做群众的力量……”

胡敬事听着这些,不由高声问道:“敢问侯爷,你是想让这些人效仿唐中元叛逆不成?”

王笑转头看了看他,玩笑道:“这位同志提出的问题很好。”

胡敬事一愣。

王笑道:“本质是不同的,唐中元要推翻的是楚朝,为的是让他自己当皇帝。那,除了天子换一个姓,与现在有何不同?他这是用破坏的手段,实现个人的功业富贵。而农民当家作主,是要用武装、建设的手段,建立一个为人民谋福祉的政权。”

夏向维眉头一皱,朗声道:“侯爷怕是在异想天开吧?哪个王朝初立之时不是善待百姓?但时长日久,难保没有如今这些乱象。”

“所以说,要让民众吃饱饭之后,还要有权力,选举权、监督权等等,方法有很多……”王笑缓缓说着,努力用易懂的语言将这些东西讲出来。

像一个母亲,将难以消化的米粒熬成糊,一点一点去喂她的孩子。

他自己也没有一个很系统的思想体系,也不知哪些是适合这个时代的、哪些是不适合的。大多时候只是想到哪讲到呢,连“民族、民权、民生”、“三权分立”之类的东西都也提了提。

胡敬事、夏向维、孙知新三人却是听得极为认真。相比于那些军户,他们才是真正能明白这些内容背后蕴藏着什么的人。

每每王笑说一句话,他们便要沉思一会,再提出新的问题。

时间便在这样的问答中一点一点过去。

哪怕王笑脸上的神色平静,但他心里其实也很没有底气。他并不知道今夜这场谈话能有多少内容能被人听进去,也不知道它会给楚国带来什么改变,他自认为太过超前……

但这不重要,他真正的目的并不在这里(重点)。

王笑认为自己说的这些东西太过超前,原因在于:高中历史课本的叙述方式是以事件来的。比如,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但秦与汉的叙述让人以为他们相隔了一个时代。同理,王笑先学了中国古代史,再学世界近代史,让他下意识觉得自己的说法太过超前。

事实上,此时的华夏大陆已经落后。因为同时期的欧洲已经在一百多年前就完成了思想解放的文艺复兴,正在为思想启蒙运动奠基。同一年,在英国,反对君主专制的战争已经爆发,克伦威尔已经在马斯顿草原之战击败了王党军。

而同一天,西方启蒙思想的先驱——格劳秀斯,正从瑞典返回荷兰,他的法学理论已经帮助荷兰、英国成为新兴的海权国家;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托马斯·霍布斯,已经完成了《论公民》的创作,正在书写他的巨著《利维坦》;现代自由主义之父——约翰·洛克,正在书桌前继续他的学业,并不知道他的理论将激励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

与此同时,东方的青龙河畔的这一场谈话堪堪发生。这其中有人苦心孤诣、有人若有所悟、更多人觉得百无聊赖,亦有人在心中冷哼上一句“妖言惑众……”

“我知道你们听不懂。没关系,听不懂才有敬畏……一切都可成为武器。”王笑心道。

但好在,总有些王笑意料之外的事情正在悄然发生,哪怕它的影响在很多很多年以后才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