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半个楚(第3/4页)

延光皇帝的灵柩随江南大军南下,葬于南京孝陵。死因则是以‘失足落水’四字大白于天下,济南与南京都极有默契地咬定了这个说法,于是尘埃落定。

先帝下葬之后,皇孙周昱于南京继位登基,改元‘寿昌’。

新皇即位,封郑元化为宁国公,累加太师、奉天殿大学士,入阁典机务;封周衍为齐王,屏藩济南;改封王笑为莱国公,总督辽东、登州、莱州军务。

同时,楚朝承认瑞朝名义,双方和谈,划定疆界,割让北直隶、山西、陕西、河南,以及湖广的大半领土,楚朝每年向瑞朝纳贡白银三十万两……

随着这一系列的诏书,天下似乎终于迎来了一点安定。

而这些事的背后,周缵的含屈而亡、唐中元的骑虎难下、周昱的年幼无知、郑元化步步为营、周衍的无可奈何、王笑的韬光养晦……这些,在所有人权衡利弊之后,全都被掩盖下去。

楚朝改朝换代、丢掉了半壁江山,但也暂时保住了半壁江山……

……

十日之后,济南。

行宫已改成了齐王府。

大殿中的先帝灵枢已被移走。

周衍独坐在空旷的大殿中,心中俱是茫然。

“宏图壮志到头来,一场空啊……”

随着吱吱呀呀的响声,门被人推开。

周衍抬头看去,只见王笑缓缓走进来。

“殿下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

周衍双目无神,问道:“姐夫是在怪我没有去城门迎你吗?但我现在只是一介藩王,姐夫是国公,我们不是君臣……我终于不必去迎你了……”

王笑轻轻笑了笑,道:“也好,殿下不必管这些虚礼。”

他在周衍身边坐下来,看着曾经摆放着延光帝灵枢的地方,又道:“殿下失去了皇位,很失望吗?”

“若说不失望那是骗人的。”周衍想了想,缓缓道:“包括姐夫在内,一开始不也是一副要奉我为天子的样子吗?”

“那只是个名义。”王笑道,“这一次,我们还是守住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八万大军并没有太大的损耗。”

“所以呢?我们还有这八万大军,还可以当周昱的屏障?”

王笑道:“那如果换一个结果,殿下能满意吗?我们可以和江南大军打,拼尽全力,到最后未必会输。但殿下你要明白,这八万人除了原先的辽东兵马,其余都不是精锐。他们从京城逃到济南,根本没有休息过,重编之后连同袍都还没认全。让这样一支兵马和江南大军拼下去,到最后能剩下多少人?

我们打光了麾下的将士,耗尽了所有的钱粮。战乱不停、百姓不能安生。打上一年半载,打败了周昱,让殿下继位称帝。然后呢?等着建奴或者反军南下,殿下你当个百日的帝王,这样的话……你觉得满足吗?”

周衍闭上眼,觉得无奈又泛上来。

他长叹一声,道:“我并非是在怪姐夫。但,是你问我失不失望,我实话回答罢了……我也不想在姐夫面前再故作振奋。是啊,姐夫又能什么办呢?还能真扶着我这样没用的人平南京、复京城、驱虏寇、定天下不成……”

“嗯?为何不可?我们争取到了时间。”

周衍道:“争取到了时间又如何呢?山东是四战之地,无山川可守,如今连正统名分也没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越往后只会越艰难。”

“我刚到辽东之时,秦老将军说,打仗要先学会看山。锦州、宁远扼守辽西走廊,守的是山与海之间的要道;京城北凭燕山、西凭太行;太原、西安,那更是据天下地利之雄……但这些山,真能守得住敌人吗?这些地方还是丢了不是吗。在我看来,山川之险可以助守。但打仗,靠的还是每个人心中的战心。”

王笑说到这里,轻轻笑了笑,又道:“我呢,有很多小办法。但总是没有时间实施。这楚朝一直都是危如累卵、危如累卵,让人一口气都喘不上来。这一次,我终于争取到了时间,这很值。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对我而言,这比殿下得到皇位都值。”

周衍默默看着王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王笑脑子里总是有太多东西让他觉得古怪,这是彼此之间跨越了近四百年的……代沟。

“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乱世逐鹿,有胜有败很正常。殿下不必因此太过失望。”王笑道:“许贵妃、太后都还在济南,何良远、左经纶宁愿致仕也不到南京任职,为什么?因为他们看得出来,等我们喘过这一口气,等我们实力真的足以与南京抗衡,天下正统还是在殿下你身上。”

周衍想了想,道:“他们只是在赌。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的利益与郑元化不能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