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文明人(第3/4页)

“是啊,年纪大了,就盼着这儿孙绕堂。”

何良远要能信这话才叫怪了,心说无非是这老狐狸看明白了往后天下格局。把押在两头的赌注都移到一头……不要脸。

“多亏有靖安王擎天挽柱,保住了江山社稷。”何良远应道:“往后天下太平,儿孙绕堂享清福的日子不远喽。”

本以为钱承运会应一句“百废待兴,还须何大人费心,享清福怕是难”之类的话,便可把话题一点一点引到想谈的问题上。

钱承运却不搭他这一茬,绕来绕去谈了许多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

何良远就明白钱承运是故意的。

这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对了,我与南朝的福建左布政使交情匪浅,泉州同知亦是我门生,或可去几封书信,请他们在令郎回归之事上出一份力?”何良远道。

钱承运眼睛一抬,脸上露出些笑意来。

“那就有劳何大人了。”他推了推案前的笔墨。

何良远也笑了笑,当场就写下书信,盖上私章。

钱承运招了心腹下属,把信递了,让屏退左右,让人守好门窗,嘱咐勿要让人进来。

何良远知道,这是承了自己的情,愿意交几句真心话了。

他捻着胡须,缓缓说道:“钱大人的儿子流落南方,父子分离,让人感慨啊,好在很快就能团圆了……”

钱承运心说我儿子是去福建当官的,有什么好感慨。

他笑了笑,挑明了问道:“何大人是想说……靖安王的公子流落北方之事?”

何良远眼皮一跳,心中惊疑不定。

——老狐狸果然什么都知道!

两人对视了一会。

“此事……钱大人怎么看?”

“那我就多嘴说一句,只敢说一句啊。”

何良远心里暗骂了一声,苦笑道:“好。”

“前次我出使西安与瑞朝议盟,没能做成。”钱承运面露遗憾,道:“但往后,我亦愿出使建虏,使其归顺……”

……

这天夜里,何良远回到家中依旧沉思不已。

钱承运什么意思呢?

那说辞……意思分明和姚文华是一样的。

钱承运作为王笑的心腹,甚至不要脸地把女儿都送到王笑身边,最是能洞察其心思。如今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王笑对那个主张是不抵触的。

再者,他连王笑与清朝太后有私生子这样的隐秘之事都知道,没可能不知道陛下被建虏俘虏了,偏却绝口不提,这是一点想解救陛下的意思都没有。

而建虏两个月内就灭了瑞朝,朝中并无可以调拔去关中的兵马,王笑偷偷离开济南,最多也只能调动在河南的万余兵力,正是如此,才使陛下被捉。

王笑也是知道,只有与那位清朝太后合作是最好的办法。

由此观之,他确实有称帝之心、有与清朝太后联手之意,只是需要有人提出此事。

“他是故意离开济南,给姚文华机会筹备……钱承运也是这么认为的,等着抢姚文华一半的功劳?”

何良远想到这里,总算是下了决心,连夜又去见了姚文华。

等步入姚文华的书房,却见他正对着案上的一块玉佩和一封信发呆。

“何大人来得正好,看看这封信吧。”

……

这信,又是布木布泰写给淳宁的。

内容是说王笑在关中被多尔衮俘虏了,布木布泰正在派人尽力营救。

但,布木布泰又说了,她若救出王笑,只怕这层关系就再也隐藏不住了,她孤儿寡母的,不知该往何处安生?

何良远看完之后,瞥了姚文华一眼,心道这老家伙这次是真拼。

“若说靖安王能被捉,我是不信的。”

“有这玉佩为证。”

“那我也不信。”

“何大人认为……公主殿下信不信?”

何良远捻须沉吟了一会,道:“信不信不重要了,只要我们把这封信交在公主殿下面前,那就是在表明,局势对公主殿下很不利了。

它想说的并非是靖安王有没有被捉,而是另个几层意思。

第一,陛下确实已落入建虏之手;第二,朝中重臣皆已有接纳布木布泰之意;第三,靖安王正在回避这个问题,故意纵容布木布泰逼迫殿下……

这样的情况下,公主殿下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考虑,只能表态,让出一个位置给布木布泰……”

姚文华又问道:“这位置要如何让?”

“我们想一想,总是有办法的。”何良远道:“南北朝时,周宣帝便立了五位皇后,分别称‘天元’‘天大’‘天中’‘天左’‘天右’皇后。我看这布木布泰想当的便是新皇的天元大皇后……”

“老夫担心的事,公主殿下能答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