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固安县(第2/3页)

秦玄策很不明白,这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为何还要出门闲逛?

……

九月二十八日,固安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名老者念着诗走过长街,目光望向城头上飘扬的楚旗,露出欣喜的笑容,眼中却有浊泪流下。

“爷爷,你怎么又哭了?”说话的是个八岁的孩子,正拉着老者的手。

“我不是哭,是高兴啊,太高兴了……”

“那爷爷为何念那么悲怆的诗?”

老者摸了摸孩子的头,道:“只有懂陆放翁的悲怆,才能懂我有多高兴。”

“孙儿懂,王师收复固安,爷爷喜极而泣。”

“好孩子……”

祖孙二人于是相视而笑。

“那爷爷能给我买画糖吃吗?那边卖画糖的画得可好了,我想吃他画的仙桃。”

“好好,爷爷给你买画糖。”老者正在最高兴的时候,忙不迭答应下来。

一转头,却见街边站在一个年轻人,正注视着这边。

这年轻人虽然穿得破破烂烂,却还能让人感觉器宇不凡,可惜脸上长了个红色的大胎记,坏了本来英俊的相貌。

老者不由走上前,问道:“这位小哥一直看老朽,敢问是有何事?”

“看到老丈高兴,我也深受鼓舞,不由多看了两眼。”

“哈哈,是啊……王师收复家乡,老朽属实高兴。”

老者还想再聊几句,他那孙儿却是拉着他的手道:“爷爷,买画糖。”

“好,好,带你买画糖……”

爷孙俩走到地方,却见一片混乱,那个卖画糖的正被一群百姓围着扭打。

一问之下,是因为这摊贩剃了头,留着辫子,被当成了汉奸。

“打汉奸啊!打汉奸啊……”

老者连忙上去劝架,嘴里道:“都别打了,都别打了……他不过是剃了头,平时并没……”

“什么叫‘不过’是剃了头?你这老头说的是什么话?你也是汉奸吗?!”

“不是,老朽……”

孩子的大哭声在长街上响起。

“呜呜……你们不要推我爷爷……不要推我爷爷……”

混乱中,有人扶起摔在地上的老者、拉过那个孩子。

那老者抬头一看,正是刚才那个脸上带着胎记的年轻人。

有乡民指着这年轻人问道:“你干什么?你也是汉奸吗?”

“我不是。”年轻人笑了笑,转头看了长街另一边,道:“官兵来了,有什么事等官兵到了再说吧。”

……

来的是楚军一个把总,名叫谷老八,临时负责固安县的防务,正好在附近巡查,听说这边有人闹事连忙赶过来。

“干什么干什么?!一个个的,建虏在的时候闷不吭声。等建虏走了,倒欺负起同乡来了?!有本事了是吧!”

谷老八大骂道:“老子冒死斩杀多铎的时候怎不见你们出来相助?!怂蛋!老子最恨你们这种欺软怕硬的……”

人群爆发中惊呼声:“哇……这是斩杀多铎的大将……”

谷老八睥睨人群,又道:“真他娘的丢人!真他娘盖咧!老子都替你们害臊!老子……”

才说到这里,他忽然看到一个脸上带着胎记的年轻人正扶着老头和商贩往医馆走去。

谷老八一愣,嘴里的粗话就收了回去。

众人正被他吓得噤若寒蝉,低头挨训,却也不知这位将军为何忽然停了下来。

“咳咳。”

只听谷老八咳了两声,换了一副语气,语重心长地说教起来。

“要是有汉奸,你们就报到官府,朝廷自有处置。不可以这样胡乱攀咬、擅动私刑,你们才违反了楚律,明白吗?”

……

那边老者被扶到医馆,却见那年轻人请了大夫给自己和摊贩治伤。

又听他向大夫道:“至于医药费,先生向县衙讨要便是,他们被人打伤,县衙自然会找伤人者索赔。”

“这……”

别说大夫,就连老者自己都觉得荒唐,忙不迭从袖子里掏钱。

“老朽这里有药费。”

“不用。”年轻人摆了摆手,又道:“你们可以信我,先治伤吧。”

“可是,法不责众……”

“没什么法不责众,谁打人谁赔,不管是多少人。这里往后是楚朝治下,县衙自然会依法处置。”

那大夫一愣,心想:“县衙还能听你的?你算老几?”

“放心,我从山东来,知道山东之法。”年轻人又道,语气莫名地让人信服。

这点皮外伤,医药费也不值几个铜板,那大夫于是点点头,先给那老者与摊贩分别抹了药、包扎……

那老子的孙儿抬头看去,被年轻人那笃定的气质深深吸引,莫名地就感到崇拜,也不知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