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2/3页)

然而,肖子校发过来的行动轨迹显示,傍晚六点一刻时,余之遇是在家的。

这就和警方与物业得到的信息相矛盾。

而余之遇的车现在所停的位置,不在监控区域内,一时无从得知车是她开回来的,还是被别人送回来的。再之后她手机关了机,无法定位。

“她平时上班不会把笔记本电脑带在身上,现在电脑不在家,要么是她回来送车取走的,要么是别人来送车上楼取走的。如果是前者,她也不可能是自己回来的,否则再出去,她应该开车。可都那个时间了,她会带着电脑去哪?她没道理再出去。”肖子校站在操场中央的升旗台旁边,冷静地分析:“一定是后者,别人来送车,并上楼取走了电脑。所以,她家里一定进入了外人。让物业调她所在单元的监控,排查可疑人员。”

校谨行手机开着外放,众人听那边继续:“物业监控有死角,没有拍到是谁把车开回来的,小区附近的街道不可能一处监控都没有。”肖子校说:“查交通监控录像。”

警方也想到了。只是,余之遇所居住的江南苑小区地处繁华地段,周围街道环境复杂,即便以此为起点查监控,工作量也是极大的,不是一下子能出结果。

大半夜被小校总拎出来办案的张副局正琢磨从哪着手,校谨行又收到肖子校的新提示,他说:“先根据定位绘出行动轨迹图,依据它调取监控。”

张副局眼睛一亮:“你这个弟弟,很有当刑警的潜质啊。”

校谨行心急如焚,面上丝毫不显,说:“他本就聪明,遇事又格外冷静。这一点,随我外公。”

张副局点头:“这是好事。家属不乱,能够准确地提供细节信息,对我们帮助很大。”说话的同时,把收到的余之遇白天的行动轨迹发给手下,交代:“尽快绘出

行动轨迹图。”

针对肖子校提出的“有外人进入余之遇家”的说法,张副局仔细分析后认为有道理,便叫来两位司法鉴定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勘察取证,然后,在书房发现一枚不属于余之遇和许东律的指纹。

行动轨迹图很快绘出,根据余之遇的出行路线可以确定,她晨起从江南苑公寓出发后,除了到过公司,去了三处陌生的地方。

经过警察核查,一处是位于城东临近郊区的仓配基地,一处是位于江北的海城最大的仓储物流中心。第三处也在江北,是才建成不久的工业园。

前两处地方由于距离物流中心近,很多生产型企业的仓库都设在那里。而江北工业园由于地理位置略偏,城市发展尚未到那里,招商并不理想,入驻的企业不多。

余之遇自然不可能去发货,她最近也没有做相关选题,近而排除了与物流的关系。

许东律回忆最后一次和她见面的情景:“她没提过要去那些地方,她到公司后,和我汇报了手上工作的进展,说第二天和我敲定发稿事宜。”

这和余之遇前一晚与肖子校所说工作计划相符。

警方派出警力赶往三地调取企业名单,十几页,各行各业都有。

如同有默契一般,校谨行和许东律一个自前向后,一个从后向前排查,然后不期然地,在仓配基地和仓储物流中心相关的企业名单中看到了百创制药的名字。

这说明,百创制药在这两个地方是有仓库的。

消息反馈到肖子校那边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他和校谨行与许东律都清楚余之遇最近在干什么,他们确定,余之遇一定是去了百创的仓库。

那之后,她还去了工业园。由此基本可以证明,她当时并没有被困住。百创又没有入驻工业园。这样一联系,似乎和又和百创无关了。

此时距离余之遇和许东律最后一次见面联系,恰好二十四个小时。

许东律说:“不可能和百创无关,一定是叶明远。”

他二十一岁入行,从实习记者一步步晋升至如今的总编,直觉也是敏锐的。曾经的暗访经历提醒他,余之遇此时的失联与百创的药品质量事件脱不了关系,这件事的直接负责人便是叶

明远。

肖子校也这样认为。他没急于表态,先确认余之遇在事发前把有关百创的全部资料都发给了许东律,又问:“那些重要的材料,你们平时会和普通的稿子一样存在电脑里吗?”

许东律说:“不一定。把重要文件隐藏起来,或是单独拷贝到别处备份,看个人习惯。”

肖子校想了想:“我不主张立即惊动叶明远。就算之遇去百创仓库被叶明远当场抓到,她所掌握的那些材料并不在身上,叶明远为了拿回那些材料,应该不会动她。”

校谨行不得不提醒他:“若如你所说,有人进入她家取走了电脑,材料现在应该已经落到叶明远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