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写一封信(第4/5页)

等西军和王庭军队同时收网,老可汗必死无疑。

他的人死伤大半,根本无力力挽狂澜,而且北戎贵族仇视他,不会听他的号令。

海都阿陵一提马缰,果断地拨马转头。

“修整兵马,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大汗在外奔逃,贵族们各自为政,敌人准备充分,不知道还藏有多少陷阱,我们是大汗唯一的依靠,不能轻举妄动,等我们收拢更多队伍,立刻东进勤王!”

刚刚涣散的士气又振奋起来,乱兵们簇拥着海都阿陵,飞快撤出战场。

白城城墙,将领们看着海都阿陵撤退,齐齐松了口气,下令士兵打扫战场,收治伤病,对望一眼,难以抑制激动,放声大笑。

唯有刚才弯弓搭箭的年轻将领板着面孔,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杨念乡摘下头盔,看向身边板着脸的将领:“谢青,你刚才那两箭威力十足,练了多久啊?”

谢青面无表情地道:“十二年。”

杨念乡啧啧称叹,士兵冲上来禀报军情,众人顾不上闲话,各自奔忙。

王庭军队和北戎主力在撒姆谷对阵时,杨念乡几人带着李瑶英的密信赶回高昌,和杨迁汇合,帮助尉迟国主架空依娜夫人,解决了驻扎在高昌城中的北戎军队。

高昌国主立刻写信给魏国,要求魏国正式册封李瑶英和西军,给予西军兵力支持。

与此同时,杨念乡和谢青赶往白城,召集兵马,安设器械,厉兵秣马。

李瑶英和他们分析过,海都阿陵一定会在积聚力量后先攻打高昌附近的部落,再攻占高昌,他们在白城等了很久,在整个山头都埋设了商队秘密运来的武器,不断放出假消息引诱北戎斥候,就等着海都阿陵上钩。

今天只是第一次交锋,他们暂时吓退了海都阿陵,削弱了他的部队,不过尚不能掉以轻心,他们的任务是守住西边防线,让海都阿陵无法东进。

这期间,西军将会联合各地发动起义,逐步光复西域各州。

谢青手持长弓,带了一队亲兵出城巡视。

公主曾经一遍遍叮嘱她,战场上决不能轻忽,要戒骄戒躁。

她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在阵前斩杀海都阿陵,不能焦躁,她可以为公主守住白城,让海都阿陵无法再往东踏进一步。

谢青收起长弓。

她练了十二年的箭,她和公主认识,也差不多是十二年。

长风猎猎。

谢青一身甲衣,横刀立马,俯视马蹄下一片狼藉的战场。

士为知己者死。

公主是西军首领,她就要成为公主帐下最勇猛的大将。

……

沙城。

瑶英看完纸上密密麻麻详细的战报,确认谢青他们击退了海都阿陵,将之前的布局谋划一一道出。

她身在王庭,所以身边没有带人马,西军主力正在战场之上奋勇杀敌,收复失地。她和商队在后方调配粮草武器,为他们指引路线,让他们可以避开北戎乱军,减少伤亡。

在王庭随军的那段日子,她整日处理后方军务、整理情报,现在做起这些事已经很熟练了。

李仲虔看着瑶英,心中百感交集。

他的所有抱负和志气都在谢无量死去之后烟消云散了,现在的他宁可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他。

瑶英和他不一样。

从前在中原,因为李德和李玄贞的压制,她不敢接触这些事。

这三年,他不在她身边,她经历了很多艰辛,在他面前,她依然还是乖巧的妹妹,在其他人眼中,她早就不是从前的她了。

李仲虔脸上神色晦暗。

瑶英知道他的心病,摇摇他的胳膊,撒娇道:“阿兄,你勇冠三军,亲兵家将都很崇拜你,我让他们以后多向你请教,你能教他们排兵布阵吗?”

他现在还是想着带她回去,她得先让他慢慢接手这些事。

李仲虔收敛心思,颔首:“他们这几年一直跟在你身边,都是忠勇之士,也是好苗子,想问什么只管来问。”

瑶英笑着嗯一声。

说了一会儿话,李仲虔监督瑶英回屋吃药。

当晚,两人收拾好行囊,预备第二天出发去圣城。

翌日早上,瑶英和李仲虔骑马出了驿馆,等在驿馆外的流民立马围了上来。

“壮士!收下我们吧!”

“首领,你不能丢下我们不管啊!”

李仲虔理了理缰绳,冷冷地看一眼扑上来的流民,凤眼满是戾气:“滚。”

流民们吓得直往后退。

瑶英和李仲虔并辔而行,看一眼身后的流民。

“不用理会他们。”李仲虔道,“他们的生死,与我何干?”

瑶英想了想,“阿兄,如今我们正是用人之际,不如查清楚这些人的身份,如果原先是牧民,没做过什么恶事的,不如暂且收留,这些部落的人都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弓马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