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问药(第3/4页)

贾老师就是小妹介绍的针灸国手,允儿经常去看宝儿,更喜欢追着贾老师问宝儿的病情,令贾老师头疼之余倒是和允儿特别熟络起来。

允儿乖巧答应一声,就拿起电话走到窗边打电话。

唐逸微笑对高医生道:“既然您不怕外泄,我就不和您客气了,让相熟的医生看看,是个老中医,也许能看出些门道。您放心,这位医生医德很高,如果是个好药方,她不会据为己有。”

高医生笑道:“说哪儿去了?我虽然学的西医,但对中医也下过苦功,中药大多因人而异,要对人对症下药,就说这个偏方吧,就算对某个人有效,也不可能成为成药,神经损伤,哪有那么好医的?”

唐逸微微点头,由衷地道:“高医生,您是一位好医生。”

高医生笑道:“都是家里人,有什么说什么罢了,搞得高深莫测,没意思。”

唐逸就笑道:“我听说,香港仁爱医院和咱们辽东卫生厅有一个合作计划,咱们辽东送过去一批医生在仁爱医院学习培训,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不?”

高医生微微一怔,随即就笑道:“你消息挺灵,我们卫生系统内部的事你也知道?”

唐逸问道:“您应该报名了吧?”

高医生笑了笑,说:“我倒是想去开开眼界,可惜啊,全省才三十个名额,我们浏阳根本就没分到。”

唐逸点了点头,高局长却是插话道:“香港的医疗水平和咱们内地也差不多了吧?不少香港人还去我们交州看病呢。”

高医生摆摆手,说:“那是他们图便宜,香港好医院可不少,就说这个仁爱医院吧,本来就是香港最好的私立医院,去年年底好像有大股东参股,神经科和骨科可是请来了三位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医生,听说还购进了大批设备,现在仁爱医院的神经科和骨科,在亚洲肯定是第一,当然,这两个科目的总体水平能不能和欧美那些最棒的医院比拼还是要看它的研究中心和后备人才的沉淀积累,不是烧钱就能立竿见影的。”

高局长笑道:“说医院,我肯定没你了解得深,行,以后等骨头出了问题,就去这家仁爱医院。”

说着话,允儿也打完了电话,回来后她就在唐逸耳边悄声道:“贾老师说,药方里的中药药性有一点点小问题,最好还是在动物身上试验后看看效果再说。”

唐逸微微点头。允儿又道:“贾老师还说,想见见提供药方的医生,因为药方有几味药药性好像有冲突,需要商榷商榷,贾老师想和提供药方的医生沟通一下。”

唐逸就又点点头。

“唐先生,你那位医生朋友怎么说?”高医生笑呵呵地问,显然对这个药方,她真没怎么上心。

唐逸实话实说,“好像有点小问题。”

高医生没说话呢,高局长却不爱听了,皱眉道:“你那朋友口气太大了吧?要真有本事,还用你四处求人?他是医学权威?可以随便给一张古方下结论?”眼见唐逸和高医生越聊越投机,朴允儿自从见到唐逸后更是眼睛就没离开过他,一向在外面做惯主角的高局长越来越郁闷,说话也尖锐起来。

唐逸笑了笑,说:“不是权威也差不多吧,贾静茹老师,高医生应该听过吧?”

高局长正待讥刺唐逸几句,高医生却惊呼一声,说:“贾老师?以前解放军总院的贾老师吗?”高局长一呆,从见面到现在,高医生表现的涵养极高,可没想到提到贾医生她竟然这么失态。

唐逸微微点头。

高医生怔了一会儿,说:“你不会骗我吧?”

唐逸就笑:“贾老师想见见您,等见了面您就知道我是不是骗你了!”

高医生毕竟上了年纪,很快就压下了兴奋劲儿,又重新打量了唐逸几眼,笑道:“唐先生,你和贾老师是什么关系?”随即就转头笑着埋怨高局长,说:“建伟,对我还保密,认识贾老师也不早说。”

高局长根本一头雾水,满心不是滋味,又不好说什么,勉强笑了笑。

清脆悦耳的音乐响起,是允儿放在桌上的手机,大家都看过去,随即高局长就吃惊地瞪圆了眼睛,“18888888888”,这号码,太刺眼了吧?

允儿开心地道:“是宝儿!”随即就拿起电话接通,唐逸想也知道,宝儿肯定又磨着和贾奶奶聊天呢,知道允儿去了电话,就将电话打了过来。

宝儿的手机号是去年年底齐洁给她弄的,唐逸、小妹、齐洁等自然不在乎什么手机号码,就好像唐逸,不管用多么难记的号码,那也是不知道多少人要烂熟于心的超级吉祥号。

而宝儿却是小孩脾气,有些小虚荣,好这个,去年年底188号段放号,齐洁就将这一串8给她弄了来。

宝儿开始拿到这个手机号极为新奇,铃声响个不停,打来电话的人千奇百怪,有客气地问宝儿是谁的,有要上告申冤的,有打来电话希望阐述改革大计的,也有打来电话恐吓乱骂的,后一种基本是用的街头公用电话,总之什么奇怪的人都有,毕竟民间传说,这电话是某位中央大首长的亲戚在用,传得沸沸扬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