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辽东群星第一弹(第3/4页)

而现在看着龚玉宝见到自己后好像发自内心的愉悦笑容,李刚更是不寒而栗。

龚玉宝看了眼李刚,又笑着说道:“好几年没见到小曼了吧?有时间咱们两家聚聚,说起来,咱们可真是有渊源啊,老辈子来说,咱们这都够得上秦晋之好了吧?”

李刚放在茶几上的手机音乐突然响了起来,是唐省长的号,李刚马上注意到,龚玉宝眼皮不经意地跳动了几下,李刚知道,这些人,又有谁不忌惮唐省长?

可惜,自己永远成不了唐省长那样的人物。李刚心里叹了口气,随口道:“好啊!有时间聚聚。”伸手,接通了唐逸的来电。

……

云钢集团招待所的一号套房金碧辉煌,完全可以和星级饭店的总统套房争辉。

唐逸微笑听着身侧沙发上云钢集团新任宋理忠总裁介绍云钢集团改组和新生产基地建设的情况。

宋理忠四十四五岁,八零初的中专文凭,基层做过工人,当过车间主任,出国留过洋,他的经历可以说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了,是很典型的党培养起来的企业干部,到现在,手上的老茧还依稀可见。

云钢集团本来是副部级国企,国内前三的钢铁集团,但近几年因为环境问题风波层出不穷,国家好像有放弃云钢使得云钢真正私有化的意图。虽然从小凤省长开始就努力地挽救,但从云钢新任总裁宋理忠的正厅级待遇就可以看得出,云钢集团被不知不觉地就降了格,国家对之扶持力度自然进一步缩小。

宋理忠显然也很明白这一点,是以和香港永安集团的合作就成为云钢集团能不能获得充足的资金能不能涅槃重生的关键。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唐逸省长显然对云钢集团抱着很大的希望,也在努力促成永安集团对云钢集团的投资,而永安那边,好像很卖唐省长的面子。当然,在商言商,谈判是很辛苦的,不过经过马拉松式的谈判终于见到了曙光,云钢集团动迁工程正式开始,动迁之后,永安集团将会陆续注资两百亿港元,建设云钢集团的新生产基地,预计重组后的云冈总资产将会达到五百亿元,年钢产量超过一千五百万吨,重新回归前三大钢铁集团的行列。

当然,数字是一回事,重组后的云钢集团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是新生产基地的建设,除了港资外,更需要国家的巨额拨款,而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资源节约型的绿色工厂更是国内钢铁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先例。前景虽然光明,但就怕走弯路,走错路,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宋理忠的声音抑扬顿挫,充满了激情,就好像在大会上做报告,胡小秋禁不住抿嘴偷笑,但被唐逸好似不经意地扫了一眼,胡小秋忙收起笑容,假装去窗边检查什么。

唐逸是理解宋理忠的,大半生的心血都放在了云钢,对云钢集团的感情又岂是别人能揣摩的?

胡小秋看起来心情很好,听兰姐汇报来着,胡小秋最近和嫂子出双入对,经常一起出去玩,当然,两人怕是没人有勇气捅破那层窗户纸。

“省长,情况就是这样,明天,去正在建设的新基地看一看?”宋理忠热情地发起了邀请。

唐逸笑道:“好啊。”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正想再说什么,秘书小张凑到他身边,低声道:“您的电话,松平的林国柱部长。”小张是从办公厅秘书一处抽调来的,临时为省长调研组服务。

唐逸微微点头,接过小张手里的手机,又对在座的干部做个手势,起身走到了窗边。

“省长,您在云冈呢吧?听玉宝市长说来着。”从林国柱的声音感觉得出,他最近心情不错。

玉宝市长?随即唐逸眼前浮现出那位满脸笑容相貌英俊的政坛新星,唐逸对他印象很深,处理冻结刘金堂资产时省高院工作人员遇到了麻烦,当时松平市的干部没一个出面的,是龚玉宝为工作组解了围。

“听外面人说,玉宝同志有希望上市长?”林国柱有些询问的语气,他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大概是想打听这次换届后自己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吧。

唐逸笑了笑,说:“是有人提过他,你在松平也有段时间了,对他也该有个看法了吧?觉得他能不能胜任?”

林国柱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不大清楚。”

唐逸就是一笑,通常这时候不说上几句好话不表态,那就是一种不认可。

唐逸中午接到了李刚的电话,知道龚玉宝来找过自己,唐逸不知道的是,李刚打这个电话可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挣扎,最后还是决定将事情尽快汇报给唐省长。

“那你的看法呢?谁上来比较合适?说说,不怕说错话。”这一届的松平班子,市长方坤到龄,肯定要退下来,市委书记徐亚平比较中庸,也就是会和稀泥,省委高层大多数人的意见,在松平现在微妙的局势下,都希望徐亚平能留任,包括唐逸也是这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