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父亲之路(第3/3页)

唐宁微微蹙眉,说:“那她也是黑社会了?”

贾景山嘿嘿笑道:“那可说不好,倒是有人说她丈夫是她的替罪羊,不过也就是私底下议论议论,谁知道呢。”

唐宁不由得看向了正笑滋滋走过来的丽人,按时间算,她父亲入狱好像是五十九军突袭泰伊尔武装的那次,如果真算起来,自己竟然和她是“世仇”了?

……

大世界是孟腊最豪华的夜总会,据说二楼高档包房里陪酒的公主欧美日韩各国少女均有,南方邻国贫富差距极为悬殊,一些大老板是极喜欢来这里消费的。

唐宁等人坐在了俱乐部一层靠近舞台的座位上,舞台上绚丽的灯光下,穿着民族服装的俊男美女载歌载舞,舞姿优美,赏心悦目。

大世界也是宋小红的产业,她坐下后,“红姐,红姐”地过来打招呼的人络绎不绝。

唐宁就笑:“宋小姐是孟腊名人啊!”

宋小红笑吟吟地看了眼唐宁,说:“小地方而已,唐局见笑了。”拿起杯子轻轻碰了碰唐宁的咖啡杯,笑道:“唐局,今天就不喝酒了,改天我给你打电话,咱俩尽兴喝两杯。”

唐宁微微点头。

“唐局是哪里人?”宋小红好似不经意地问了句,她虽然品着咖啡,妩媚的大眼睛却若有若无地瞥着唐宁。

“北京人。”唐宁自然不会隐瞒这些小事。

“看唐局年纪不大吧?”宋小红红唇轻轻抿了口咖啡。

贾景山就笑着插话道:“唐局才二十三,二十一就大学毕业了,大学就读了两年,还是华大毕业的呢!”

“哦?原来唐局是天才啊!”宋小红就娇笑起来。

其实整个孟腊县的政治圈子都对这位二十三岁的副局长有些好奇的。不过在闻得唐宁大学只念了两年后,有些人就兴趣大减,学习成绩极为优秀的“书呆子”,通常在实际生活中都有缺陷,去搞科研或许前途无量,但从政,怕是会处处碰壁。

宋小红又笑道:“我出门了两个多月,没想到咱们孟腊来了位这么年轻的领导,唐局,以后还要请你多多照顾了。”

唐宁就笑,说:“互相照顾吧。”

宋小红看了唐宁几眼,又笑滋滋道:“唐局,咱们只当说笑啊,你不方便的话可以不用理我。唐局是管扶贫的,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我看马书记和杜县长的规划就很好,走民族特色旅游路线,宣传到位的话,财源广进,边民的生活也就不用愁了。”

唐宁笑笑,说道:“马书记和杜县长当然是真知灼见。”他自不会和这类不相干的人谈自己的想法。

贾景山却是忍不住了,不屑地道:“马庆福和杜德鑫那套?在我们唐局面前还是省省吧。唐局说得对啊,现在搞民族旅游,一来路线多了,竞争激烈;二来也不是长久之计,不治本。边民为什么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育跟不上,思想和现代社会不合拍,当然,有些民俗民风能保存下去是好的,但一些陋习也要丢弃。唐局说,佤族孩子不爱上学的根本原因还是学习的汉语很枯燥,和日常生活不沾边。建国初国家帮他们创立的佤族文字也需要改进,要通俗易懂又能体现佤族文化的精髓,这样才容易推广,才能真正提高佤族人学习的兴趣。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加以推广,佤族这个民族才能渐渐摆脱目前的生存状态,仅仅靠旅游致富,就算赚了钱,子孙后代也不长久。”

贾景山的滔滔大论令宋小红越听越吃惊,目光更不时瞥向唐宁。

唐宁有些无奈,贾景山这张嘴,还真“严实”,早知道自己就不和他说这么多了。

“唐局,你真的刚刚二十三岁?刚刚来孟腊一个月?”宋小红惊奇地打量着唐宁,重新审视着这个年轻人。

唐宁点点头,说道:“贾科长刚刚说的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也不是没人能想到。”

是啊,有人能想到,但没人会去做罢了。完善少数民族文字,普及少数民族文字教育,这将是一个时间很长的惠民工程,谁都想自己当政期间取得立竿见影的成绩,这种投资大见效要几十年的工程,甚至给财政背上一个巨大包袱的工程,自然没有人问津。

“那你会做吗?”宋小红笑滋滋看着唐宁。

唐宁笑笑,说:“希望我在孟腊这段时间,能起个头吧。”说着话抬手看了看表,回去还要给韩雪打电话呢。

唐宁离开华大后,韩雪算是圆满结束任务脱离了安全部门,继续完成了她在华大的学业后进了华逸集团,据说成为了齐总智囊团中年纪最小的成员,当然,这是因为她和唐宁、齐总的特殊关系,她在齐总顾问团队中扮演的角色,自然是跟着学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