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3/4页)

“这哪行?”婶婶说,“从退到二线后,他就没再到局里去过。连生活会都不去。还去转?”

人都有这样的心理,有些自己认定有把握的东西失落了,或者一直在手中的东西却被别人拿去了,心情自然不会好过。但是,这样的失落,这样的心情,因为在官场上,所以又不能往外公开地说出来,就只好憋在心里。心里再藏着掖着,脸上却总有表现。让一个有这样心情的人一天到晚,笑着乐着,那是不可能的,也是很残酷的。

黄炳中问李红旗:“怎么程书记来上班了?”

李红旗说是的。吴坤过来,笑道:“不是上班,是来开会。下午要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本来早要开的。因为程书记生病,一直拖着。”15(4)

“啊!难怪程书记脸色那么不好。”黄炳中把茶杯举起来,看看里面的茶叶,有些浮着,有些沉了,便笑道,“还不如我们司机呢?挂在脸上了。”

下午的全县干部大会在县委礼堂举行。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佘成明到会。

会议由县委副书记程杰之主持,到目前为止,湖东县委书记还是秦怀仁,虽然他被双规好几个月了,因为没有最后定性,所以书记的名分也还一直留着。程杰之是暂时主持县委工作的副书记,因此由他来主持会议,也在情理之中。

程杰之宣布会议开始,他的声音一听起来就有些干涩,如同一块在水里浸久了的木头,任你怎么敲打,发出的声音都是沉闷的,低哑的。

佘成明副部长宣读了市委决定:宗荣同志任湖东县委副书记、湖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拟作为县长候选人提名。

佘部长讲完了,一片掌声。接着,小礼堂里沉进了一片寂静,其实坐在这里的人,基本上是早已知道了这个结果的。组织上来宣布只是一个程序而已。官场上如果真能做到,在这样的会议上还能让人有所惊奇,那说明起码的保密还在。可是现在?大家心知肚明,在这场持续了两三个月的县长之争中,原来占优势的程杰之副书记倒下了,而刚从党校回来的宗荣副书记成了这场争斗的最大的赢家,湖东也因此出现了建国后第一任女县长。

如果说李红旗他们对谁来当县长谁来当书记无所谓的话,那么在座的这些领导干部就不一样了。在官场中,最大的特点是圈子。其实不仅仅官场,所有的行当都是圈子主义。圈子就是力量,圈子就是信息,圈子就是保护,圈子还是依赖。官场同其他的行当并没有多大区别,倘若要硬找区别,可能就是官场纯粹是用智慧,而其他行当很可能还得用体力。在座的领导干部们,谁都会是某一个圈子里的。即使你自己私下里认为不是,但外面的人会把你划过某一个圈子。没有圈子,不进圈子,怎么能当得了领导?又怎么会当得好领导?

不可能的,不可能!这些圈子中人,对谁的升迁,特别是圈主们的升迁,自然会更加关注。有些人看着程杰之副书记呆呆地坐在台上,自己心里的难受不亚于程书记了,脸上也是悲哀之色,忧虑之色;而另一些人看着宗荣书记,那么精神潇洒地坐着,眉宇间也是一种英气,心里的快乐更不必说了。一座小礼堂,百样心情哪!

程杰之先表了态:“首先,我作为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对市委的决定表示完全拥护。宗荣同志担任湖东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县长提名,我觉得是十分合适的。宗荣同志基层工作经验丰富,领导艺术强,对经济工作十分熟悉,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我相信,在宗荣同志的带领下,湖东县政府工作会更上一个新台阶的。”

宗荣也简单地说了几句:“我只想说三个词:一是感谢,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感谢湖东广大干部群众对我的支持。二是努力,将以这次市委人事调整为动力,不断学习,努力工作。三是希望,希望在座的所有同志,对我今后的工作继续给予支持,同时给予批评。同志们的批评,是对我宗荣的关怀。”

叶能文副书记一直坐着,会议似乎与他没有了关联。但是,他脸上的神色却意味深长。他不断地看着底下坐着的大大小小的干部们,他们的神情在每一个说话的时候,都有所改变。平时自己坐在台上,很少注意到这一点。现在一看,还真有几分奇妙呢。

“两个人的战争。”这是叶能文副书记突然想到的一个电影名字。他会心地笑笑。公开地讲,这个名字放在今天这个场合最合适。可是,他自己清楚,它并不合适。因为这战看不见的战争,究竟有多少人参与了,谁能真正搞清?

搞不清的,谁也不会、也没必要去搞清。宗荣当了县长,这就是硬道理。再搞清有什么意义?一点意义没有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