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碎纸机的重要性(第2/2页)

“比如说这艘游艇?”杨靖歪着脑袋问林丹。

“可以这么说吧。”林丹居高临下的指着那艘正准备通过金门大桥进入到外海的白色游艇,“拉里·埃里森知道吧?大卫·格芬知道吧?”

杨靖点了点头,拉里·埃里森和他的甲骨文公司他当然知道,至于大卫·格芬,这个曾经和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共同组建梦工厂的美国娱乐巨头,杨靖也有所耳闻。

“这艘游艇的名字叫做旭日号。最早是拉里·埃里森出巨资建造的,后来转给了大卫·格芬。”林丹解释了一句。

“这艘游艇就是拉里·埃里森的那艘旭日号?”杨靖真的是有点惊奇了,他也没想到竟然能够在金门大桥上近距离的欣赏这艘曾经世界第一大的超豪华游艇。

“没错,这艘游艇就是你说的那艘游艇。不过早在八年前,这艘游艇就已经换了一个新主人,大卫·格芬就是这艘船的新主人。”

“这个我倒是听说过,而且我好像还听说过这艘游艇当时诞生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挺有意思的事情,好像和比尔·盖茨有关?”

林丹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杨哥,这艘游艇在诞生之际确实是发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但并不是和比尔·盖茨有关,而是和盖茨的合伙人保罗·艾伦有关。”

“噢,你知道这事儿?说说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杨靖反转过身子,后背倚在了桥栏杆上,既然牵扯到了甲骨文和微软,杨靖就有些兴趣了,毕竟在1987年的时空,他控制的恶龙基金现在正在收购微软和甲骨文的股票,而且在即将到来的股灾中,恶龙基金会增持很多这两家公司的股票的。

“其实这艘游艇诞生时发生的那些事儿,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足够的铺垫了。杨哥,甲骨文和微软一直不对付您应该知道吧?”

杨靖点了点头,他虽然不是挨踢狗,可IT界的两大巨头之间的矛盾他还是知道的。

其实这种矛盾更多的是源自于有着“狂人”绰号的拉里·埃里森。

看拉里·埃里森的绰号就知道这家伙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了。没错,这家伙的性格极其的强势,尤其是对于他的同行,更是说什么都不认输。

当然,这里所指的他的同行,主要说的就是比他小十一岁,但却一直在个人财富上压拉里·埃里森一头的比尔·盖茨。

埃里森比盖茨大十一岁,两人的公司成立的时间也差不多,从事的也都是IT行业,可结果埃里森不管怎么努力,始终竞争不过盖茨,即便是到了现在,埃里森依旧不是盖茨的对手。

两个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争,到了九十年代,这种竞争发展到了最高潮,因为当时拉里·埃里森不满意现在的财富排名计算方法——如果按他的方式来计算,他自己才是世界首富。所以一直被微软和盖茨压制在老二位置上的埃里森一直是卯足了劲儿,想方设法的要干掉盖茨和他的微软。

为了打败盖茨,埃里森甚至不惜使用一些很下做的手段,可依旧对盖茨同学是束手无策。

1994年,为了对付微软,埃里森雇佣了一名微软的清洁女工帮他从事“无间道”活动,终于从微软的垃圾桶中寻找到对付微软的蛛丝马迹。微软忽然收到美国司法部关于其一个捆绑销售行为的起诉时,包括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在内的微软高层一时措手不及。这就是在IT界轰动一时的“垃圾门”事件。

这件事告诉世人碎纸机的重要性!

比尔·盖茨对埃里森这样的非正常手段是气坏了,一向稳重的他也忍不住在媒体面前痛骂甲骨文的卑鄙:“请看看那些道貌岸然的公司,它们竟然对其竞争对手做出如此卑鄙下流的勾当!”不过始作俑者倒是很得意,埃里森不仅很快承认一切都是自己所为,而且自豪地宣布“我对我所做的一切很满意”。

从此埃里森和微软的梁子就算是结下了。两个IT顶级公司的巨头们毫不避嫌地掐了起来,无论哪一方有什么好事出现,另外一方总是会横插一杠,就是不能让对头好受。

而这种竞争也从一开始的单纯的业务竞争,逐渐延伸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这其中,埃里森和保罗·艾伦的游艇之争算得上是新世纪初的一个让全世界都感到好笑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