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商业地产(第3/3页)

对此,曾煜宸只能对陈泽苦笑,并且打趣道:“这倒是好了,没想到看着纺织厂蒸蒸日上,自己终于可以不用奴颜婢膝的对着其他人求情,着好日子还没有过多久不,是裤子日还没过完,好日子还没开始,苦日子有提前预报了,为了这贷款,自己不知道又得往市里跑多少次,说多少好话,陪喝多少酒才能办成啊!”

对于曾煜宸的抱怨,陈泽自然是没有怎么放在心上。曾煜宸提起了商业地产,倒是引起了陈泽的不少兴趣,虽然对于房地产自己是不怎么懂,也没有那个本事,但是对简单的招式自己还是会用吧?比如,多卖几栋别墅,多置办几处房地产,这自己总可以办到。后世他听说过一段笑话:如果你能对你以前的自己说一句话,那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百分之九十的人回答都是一句——早点买房!

这虽然是一句取笑的话,但是至少也反应了一个事实,买房不是最重要的事,但至少也是排的上号重要的事。陈泽还没有混到连房子也买不起的地步,但是现在买房,也不是一件错的事。就算现在买来不怎么用,就算是闲置着,几年过后也会赚上一大笔钱了。

上次帮谢影卖上那一套房子后,当时倒是有买房子的想法,只是没过多久就忘在了脑后,现在想起了,自然不想再让它搁浅。提起房产业,陈泽以前就一直对龙湖那一段的别墅敢兴趣,不仅没有多贵,而且风景极好,不说里仁安城步行也用不了多久,而且还在去蓉城的路上,去蓉城也相当方便。

陈泽卖画的九百万出去收购纺织厂和给谢影的那一笔不小的投资,已经画得差不多没有多少,本来想去纺织厂那里拿点的,但是现在听曾煜宸说了这么一个情况后,他自然是不好再开口。不过幸好他当初在北水还开了个小金库——利和超市。

赵云虽然没什么文化,人也不是什么正经的存在,但是在坚决落实陈泽的各种安排后,将利和超市管理得还算不错,加上镇上的人口基数在哪儿,全镇只有这么一家超市,生意自然火爆。虽然后来有眼红利和超市的跟风者,但是大多都是小打小闹,说是超市,其实跟小卖部没有多大区别,不管是店面、专修、还是专业的服务上,差了利和超市都不是一筹,更本没有多少人愿意去那些地方,可以说对利和超市的影响基本上没有。

一年下来,赵云倒是给了个陈泽不大不小的惊喜,一年的收入竟然突破了一百三十万!这让陈泽本来差不多已经有些干瘪的钱包和弯曲的腰杆,瞬间的饱满和挺直了起来。有了这一百三十万,再加上本来还有的那么一些钱,在这个时代,在龙湖边上卖上一栋小别墅,也不至于让陈泽囊中羞涩了。

知道了赚钱的不易,也知道了没知识的可怕,所以现在的陈泽对于读书倒是又多了几分认真。虽然不可能像那些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一般整天的抱着书啃,一天到晚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但是陈泽也开始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要是前世自己多学点经济方面的知识,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是太短,但是以歪歪小说中男猪脚的发展,说不定现在自己的脚步都已经踏出了国土的面积,已经开始于国际接轨了。哪像自己现在,最多就是走出了青山市,开始和省城接轨,而且还情况不太妙,随时都有吃败仗的可能,简直就是丢脸。

高中的习题,对于一个有着成年人的思维,而且还有着不错智商的少年来说,要掌握,的确是不怎么难。对于课本上的那点知识,稍微仔细的看上一遍,再做一点针对性的练习,考试陈泽就不需要太多的担心了。他又不是太偏科,语文和英语这两科也是难不倒他的,虽说不至于说比他的他数理化还要变态,但是他还是能保证它们不拖后腿就是了,再怎么也得相提并论。

所以,在接近期末考试的时候,大家都在卵足了劲为期末考试复习,争取在这高中的第一个学期考上一个理想的分数回家过年,陈泽就在苏茉怎么也不理解的目光中,抱着一些怎么可能也不属于他们这个年纪应该看的书在仔细阅读,而且还不是糊弄人的那种,他是认真做了一些笔记的,态度可以说比他上课听讲还要认真不少。

苏茉有一次好奇,偷偷的翻了翻陈泽抽屉里面的书来看,没有两分钟,就吐了吐小舌头给他放了回去。

《货币银行学》、《经济学》、《财务分析》,这些是什么,她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跟别提抽屉里的那几本让人看着就像后退的厚厚大头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