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希望别被坑了(第3/3页)

“杨老师,这个也不强求发音多标准,刘牧师这个角色,就两面,面对病友的悲天悯人,和面对假药贩子的怒目金刚。”李谦道。

杨新民这段时间也去过教堂,探访过病友,任何一个有善心的人,看到白血病人的惨状,都会心生同情,这方面倒是好说。

通过聊天,李谦也发现他们这段时间都做了足够的准备,谭倬已经开始练钢管舞了,并且落地的时候把脚给崴了,还好不太严重。

胡戈现在还要参与《时间规划局》的宣传,不过电影放映了半个月,也准备开始暴瘦计划了。

这不是健身锻炼的减肥,胡戈得瘦到形容枯槁的状态,要是不健康的、虚弱的瘦,脱了衣服看见的不能是肌肉而是排骨。

虽然片中没有光膀子的镜头,但是两种不同的瘦,不用脱衣服都看的出来。

大银幕没有电视剧那么好忽悠,银幕上的人比观众还大一倍,一点细节都暴露无遗,脸上几个坑都看的清。

……

聊了整整一天,和药神小队的各个成员把每个人物,和各个阶段的剧情都分析了一遍,也正式签下了演员合同。

不过作为主角的徐征留了下来,身为电影核心,他的担子比任何人都重的多。

只是,徐征关心的却不止是角色的问题,作为一个导演,开始关心电影怎么卖座了。

“李导,之前你不是在媒体面前说过要冲击《阿凡达》的票房纪录吗,可是《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商业元素不浓啊。”

“电影能不能大卖,跟商业元素无关,《完美的世界》商业元素也不够,但是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大卖,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才是最重要的。”

李谦摇摇头,又有些奇怪了,“征哥你不是文艺青年嘛,怎么不谈电影的内涵,跟我谈票房了?”

“我算哪门子文艺青年。”徐征自嘲了一句,“今年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文艺青年,不过这段时间为了找人物的状态,在家不是吃喝就是玩游戏,有时候趟沙发上发呆等天黑,想的事情多了,我发现以前大学的时候,是因为流行文艺范,大部分女同学也喜欢文艺青年,所以自己才成了文艺青年,本身我还是个俗人。”

“你们那个年代还真是,不是文艺青年就是摇滚青年,流行写诗、写文章。”李谦也没有意外,九十年代本来就人均文艺青年。

那个时候,没写过几首诗词散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学生。

“引起观众的共鸣吗,也就是结合时事吧。”徐征琢磨了一句。

“差不多,商业电影就是调动情绪,之前春节档的《武林外传》以房价为切入点就是这个目的,还有《新少林寺》最后为了洗白谢听风,安排了新的反派外国人,差不多都是类似的道理。”李谦道。

《新少林寺》那种片子能卖座就怪了,宣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犯了再多错,能翻然醒悟就行了,唐僧成佛都要九九八十一难呢。

之所以安排外国人,而不是另一伙军阀,无非是相比谢听风那个角色,观众对入侵国家的外敌恨意会更强而已。

虽然很认同李谦的话,毕竟很多大卖电影都很感人,不过徐征还是一脸苦笑,“不过李导,13亿你真是认真的吗?”

话虽然是李谦说的,但是徐征好歹也是男主角,心理压力也是满满的。

李谦笑笑,“呵呵,征哥你也不要有压力,《我不是药神》一定会是一部好电影,观众一定会喜欢的。”

怎么可能没压力!

徐征心里腹诽不已,这让他又想起了去年春节,李谦张口就来说《人在囧途》目标破两亿,那时候可把他紧张死了,到时候万一打脸,自己也跟着倒霉。

虽然当初票房实现了李谦的大话,但是这次可不是两亿那么简单了。

希望别被坑了吧,徐征只能这样想了,同时内心深处也隐隐有些激动,万一李谦这次又说准了呢。

13亿票房男一号啊,即便电影还没开拍,但是徐征已经心脏怦怦直跳了。

想通了自己文艺青年的人设只是随波逐流,其实就是个俗人之后,徐征心里反而越发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