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演员确定(第2/3页)

“这个也没必要,现在电影票的价格并不低,之前十一月份已经有两部电影上映了,12月又三部,能看完三部电影的观众少之又少,多数会有选择地观看,如果《金陵十三钗》比别的电影更贵,而且观众口碑一般,那这些手头不宽裕,选择性观影的观众,大部分都会选择更便宜的大片。

而且,《金陵十三钗》更贵,不利于影院卖饮料零食,时长更长,在排片我们也会有优势,真要是提高五块钱的票价,实际上比不提高的票房多了太多,毕竟观众可能会减少。”

张韦平说的国内制片方分成比米粒坚低,这话没错。

不过米粒坚的影院,还有另一个收入大头,卖周边,甚至比饮料、零食收入还高,弥补了票房分成低的差距。

国内影院可卖不了什么周边,顶多摆个夹娃娃机。

而且国内市场小,每年电影有限,淡季基本上没什么人看电影,影院整体上是亏本的。

当然,这是不算偷票房的情况,去年一年起码被偷了十个亿的票房,算上这十个亿,影院是赚钱的。

张韦平的操作,李谦就不跟了,贺岁档正常进行。

宣传方面,五亿导演郭凡,中生代最优秀的演员之二刘业+周汛,科幻题材,已经足够吸引观众了。

而且准备好的预告片中,刘业扮演的李献计化身超级战士勇闯中东,和拉灯对决,一人干掉一支小规模军队。

加勒比海上,孤身一人团灭海盗团伙。

这些大场面戏份,加上主角两人在京城公园的长椅上,回溯历史,平津战役中的北平解放、抗战时29军浴血战北平、八大堂口攻入京城、朱元璋北伐占领京城……一直到西周召公封燕,甚至几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以及更早的恐龙时代。

反正就是京城在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快速回溯,这些作为预告也足够刺激了。

不过,预算也从七千万增加到了一亿一千万,破亿了,还好每个时代的镜头就几秒钟,一幕幕快速闪回,甚至有些都是从其他影视剧和纪录片里拿来的。

本身这个镜头,就是患有差时症的两人,以旁观的角度回溯他们所处的地方的历史,就像沧海桑田一般。

其他的都好说,各种影视剧、纪录片都能找到素材,付一笔版权费就行了,久远一点的召公封燕还有恐龙之类的,都得自己来,前者是拍的,后者是特效做的。

侏罗纪公园里倒是有恐龙,但是《李献计历险记》里是回溯历史,要符合时代特点。

李谦接着问道,“对了,该找的水军还是必要的,这可不是11月,竞争激烈,不能掉以轻心。”

这么一说,原本自信满满的众人,也不由地收起有些膨胀的心思。

本来《失恋三十三天》横扫十一月,票房超过六亿,让杜洋他们对贺岁档也有着绝对自信。

郭凡上一部电影破五亿,这次主演阵容更加强大,而且预告片他们也看了,不管是对决拉灯,还是回溯历史,要劲爆的大场面有劲爆,要想象力有想象力,绝对能吊起观众的胃口。

不过,还有《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这两个对手,这可不是一般的电影,基本上是除了《我不是药神》之外,票房上第一档的种子选手了。

杜洋有些无奈道,“这一年来,有李导在,我们确实缺乏危机感,一切都太顺利了。”

“是啊,最大的危机也不过是暑期档各大公司联手,那次我们也做不了什么,主要还是靠《我不是药神》电影本身,好像我们显得没什么重要的。”钟莉芳苦笑不已。

整个公司,虽然规模现在不小了,加上地网的宣发人员,也快三百名员工了。

李谦平常也不管什么事,可就算这样,整个公司靠的也就是李谦一个,他们存在感太低了。

“也不能这么说,公司初创,第一年以稳定为主,现在这个情况已经达到了我的预期,地网保证线下的发行,拥有全国大规模发行的能力,线上的宣传能力,也仅次几大公司。”李谦摇摇头。

虽然李谦这么说,不过众人都明白,线下发行能力,还是靠李谦,就跟新画面靠张一谋一样,没有张一谋,院线理都不会理他。

四大光电旗下五条院线,也是因为李谦才会合作的。

等于,一切还都是靠李谦。

李谦笑笑,“忙完今年,贺岁之后暂时没片子上映,公司也要多做点项目,不管电影还是电视剧,只要不是大烂片,哪怕亏点钱都无所谓,每年的项目数量必须跟上。”

开公司嘛,产量、营业额必须要上去,不能光有利润没有体量,这是不行的,不是个人工作室。

有时候体量比盈利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