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危机(第2/3页)

第三,各项应收账款要第一时间收取,没有售出的房子反而不用太着急,没有开发的地块减缓开发速度。

第四,其他分公司也要聚拢资金,能够贷款的一律贷款,可以各公司之间互相担保。

虽然陈明亮不在江湖,但是还好,这些人的执行力还不错,没有谁真的挑战陈明亮的权威。

一个星期过去,别的公司不论,地产公司账上资金已经超过了400亿,真的可以办好多大事了,而且银行贷款短期债务只有160亿了,其他都是两年以上的贷款合同。

现在账上资金即使还掉这些短期债务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其他腾挪了。

进入10月底,冬天还没来,但是地产的寒冬到来了!

如同之前预料的那样,银行突然不给地产公司审批新的贷款了,就连陈明亮那些地产公司的授信也全部收走了,贷到款就是赚到了,没有完成流程的一律终止,授信全部取消。

而且,那些没谈拢的短期债务,银行不同意延期了。

甚至,有些长期贷款,银行也催收了,他们希望宁可自己支付违约金,也希望陈明亮的公司能够提前还上债务。

这怎么可能!谁会傻到自己把头往铡刀底下送。

幸好,地产公司的自有资金已经非常充足了,能够很好的顶一顶。

但是,京城的其他地产公司那可就真的顶不住了呀。

很多人搞房地产,那是完全的空手套白狼,甚至只要能够出的起拍卖保证金就可以了。

他们拍得地块以后就可以做两步动作:

第一步,向政府申请把土地出让金延期和分期支付,有些厉害的开发商竟然可以分5年期8年期来支付这笔钱;

第二步,拿着地块审批文件向银行贷款,等贷款放下来了,支付一部分给政府,支付另一部分给承建商,运作好的话,自己还可以剩下比较多的钱作为下个项目的土地拍卖保证金等运营费用。

地产公司的规模就是这样疯狂扩张的。

陈明亮的地产公司不是这样,但是他们的那些关联公司就是这样处理的。

只不过,土地出让金他们还是出得起的。

地产圈盛传,这个玩法是陈明亮发明的,只是他自己没有去用而已。

现在,银行突然不肯再出钱了,很多地产公司立刻到达破产的边缘。

怎么办?

手里有多余房子的话赶紧开卖呗。

清库存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陈明亮的地产公司就处理的很好,游刃有余。

他们手里还剩下1700多套房子没卖呢,至于空余的商铺就更多了,他们基本没卖,全部算物业商管公司的资产,只搞自营出租。

这部分资产也没有算进地产公司资产里,因为,商管公司是出了钱从地产公司手里买来的,只是购买价不贵而已。

地产商开始割肉了。

当月,京城房间从1.8万降到1.5万。

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

一些尾盘直接8折出售。

说是尾盘,其实至少有1/3以上的房子没卖出去。

陈明亮当然知道,现在的房价并不高,当前的房价均价还没到2万呢,远远不是终点。

尽管,现在房子的价格已经有些另普通人难受承受了,但是京城房价仍旧有着10年的增长期。

居民的收入是追不上房价增速的!

就跟“前央视电视主持人”小撒说的一样,他毕业的时候房价可贵了,要6000一平呢!买一套100平的三居室居然需要60万!而他那时候工资有多少,顶天了3000。十多年后,京城房价已经6万都不止了,不仅房价涨了,工资也涨了呀,现在的工资,怎么说也有3500了呀。

房价高真的怪地产商吗?

土地出让金都是让谁给拿走了?

银行贷款难道不要利息的吗?

银行贷款难道只有利息吗?

没有担保公司为你担保,怎么可能会有银行贷款给你?

而担保公司又是哪些人开的呢?

这个事情就不可说了,一查能捅破天,和谐号已经以250迈的速度冲过来。

房价嘛,总的来讲它和建筑成本是没有关系的,它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房价的高低取决于该地区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

土著都是有房子的,即使没有,拆迁之后也就有了,他们不会买房子,买房子的永远只有外地人。

所以省城的房子才会很贵。

其实国内一直都不缺房子,也不缺少可以修建房子的土地。

未来,房子已经成了资产沉淀的一种方式,就跟以前的地主老财喜欢把银子融化了丢进地窖里存起来一样。

如果把所有的空房子都拿来住,一个城市可以3年不用建设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