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太空行走任务(第2/3页)

看到杜小笙带上氧气罩还不出舱,不少人有点疑惑。

“衣服穿好了,主播倒是太空行走啊,等什么呢?”

杜小笙没说话,下面航天局官方倒是给出了解释说道:“由于人体血液中融有一定的气体,在进入低压环境时,这些气体(特别是氮气)就会分离出来,在血管内形成气泡。”

过大、过多的气泡会压迫人体内部的组织,从而引发皮肤瘙痒、关节或肌肉疼痛、咳嗽和胸闷等疾病,严重时还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这就是航天医学中所说的“减压病”。

所以在宇航员出舱前,要先在纯氧环境中停留一定的时间,使体内氮气释放出来,以减少发生“减压病”的几率。

当杜小笙内视体内其他气体比率已经降到最低,杜小笙摘下氧气罩,对着保尔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走!出舱!”

打开安全保险栓,杜小笙和保尔连接好太空作业绳,然后开始通过泄压阀泄压。

克里斯蒂娜和地面中心联络后,回复说道:“舱内的气压与外太空的接近,可以打开舱门。”

随着杜小笙和分别走出舱门,直播观众们顿时顺着杜小笙的第一人称视角,看到了舱外的美景。

在他们脚下,浩瀚的宇宙星空显得无比壮阔。

漆黑的宇宙星空中,远处的星空那么明亮,在他们的脚下,蔚蓝色的地球壮阔无比,不远处的明月极其巨大。

就在杜小笙沉浸在美景中难以自拔的时候,地面指挥中心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

“杜小笙,汇报情况。”

“回复,制冷系统正常,身体状况良好,外舱门已经闭合,暂时未发现微流星。请指示。”

“收到,保尔检查太空行走设备,确认飞船状态。杜小笙控制机器手臂,完成货舱对接。”

“明白。”

随着保尔将小型卫星从气闸舱取出,遥控释放到太空中,飞船内赵韵寒立刻从监视器上看到了第三人称视角。

这种围绕飞船使用的小型卫星,并非是火星一号独有。

实际上世界各国的航天飞船,都会通过这种小卫星,监测飞船运动状态和进行其它科学观测的任务。

通过小卫星传输的画面,地面控制中心,可以清晰的看到杜小笙此时娴熟地控制着喷气装置,飞向了机械手臂。

而在飞船内,赵韵寒也同时控制着手臂与杜小笙进行汇合。

“小心。”当赵韵寒看到杜小笙的手抓住机械手臂的身体后,她出言提醒说道。

而杜小笙则笑着说道:“没问题。”一边说着,他已经将身体与机械手臂的座椅安全带扣在了身上,并且朝着不远处漂浮在太空中‘待命’的货物飞去。

这是重要的一步。

在火星一号前往火星基地的任务中。

携带够返航的燃料以及一年时间所用的物资是重中之重。

这些先一步发射到太空中,如同一颗颗小型火箭一样的白色‘货物’里面装着的是,火星科学实验必备的返航燃料,各种物资,淡水,机器人探索装置,甚至还有氧气种子,基地车等等等等。

在华蛾计划中,杜小笙等人并非直接降落到火星表面。

而是在到达火星轨道以后,先行将生存物品发射到火星表面。

然后通过机器人查看物资和发射燃料等物品是否运转正常。

当确定完好后,由赵韵寒和保尔,负责留在飞船中,于火星轨道上绕行,观察记录火星全部地貌。

杜小笙和克里斯蒂娜降落地面,完成基地搭建。

在任务中,如果有任何闪失,四人将不会降落到火星表面,而是完成绕行后,借助火星的引力弹弓,返回地球,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所以,这些货物才是本次火星旅行的重中之重。

随着杜小笙精巧的操控着机械手,拖拽一个个小型火箭,重新安装到之前火箭发射后轨道脱离的助推器位置,一旁的赵韵寒和克里斯蒂娜也在紧张地通过雷达观测着周围是否有陨尘出现。

在太空中,即使是很微小的石块,在引力吸引下,做出的高速运动,也是相当致命的。

很多陨尘甚至比子弹更加危险,能够轻易的损坏宇航员的宇航服。

而漏气,将是宇航员太空作业中致命的危险。

“观测到陨尘,北偏西方位,预计三分钟后到达杜小笙左侧位置……”

“注意绳索位置……”

杜小笙点点头,对于陨尘他倒是有一定的应对信心,这主要源于虚拟系统弹道预警带给他的自信。

在杜小笙操控机械手,将一个个指定货舱与飞船对接的同时,保尔也在给一些飞船关键部位上油、装配锚索、给测量光线强度的机器装上隔热层等任务。

……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转眼已经距离两人出舱执行任务,过去了五个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