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九章 先天五太(第2/3页)

眼下,杨朱的眼里,唯有成道。

……

……

杨朱学说兴起之后,又有墨家学说随之崛起,这墨家学说,又与杨朱学说的理念不同,完全可以说是孑然相反。

墨家为墨翟所创,他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创始人为墨翟。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

墨家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这等乐于奉献的精神,对于各人的品德要求极高,其理念,更是与杨朱学派的“贵己”、“重生”完全相反。

墨家啊,讲究奉献。

除此之外,墨家的学说,也与儒家严重对立。

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他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

说来,墨翟也曾在儒家学习过一段时间,称道尧舜大禹。

但后来因为不满儒家的学说,便另立门户,创造一对立的学问,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

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

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其纪律严明,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墨家是一个极为理想化的组织,内部人员皆是具有极高的道德水准,堪称道德模范。

也正是因此,很多有识之人断定,墨家根本维持不了多久。太过理想化了,这世上,哪有这么多的道德模范。

墨子在世时还好,可若等墨子成道离开,这墨家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

……

儒、墨、杨朱等学说争斗之时,人皇城外,却是来了一个年轻人。这人名叫列寇,也是一位大神通者的神念化身。

此刻,他来人皇城,正是为了拜见太上老君,也就是鸿钧道祖。

也不知列寇用了什么神通,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守藏室。

步入大殿,列寇恭敬的行礼道:“列寇特来拜见老师,还望老师出来一见。”

这人,知晓鸿钧道祖的身份。

若非如此,列寇应该口称师兄才对,或是叫一声道友才对,毕竟,太上老君与祂同辈,无论如何也当不起一声老师的称呼。

也唯有鸿钧道祖,方能有资格被大神通者称一声老师。

“是你啊,也是,在贫道的众多弟子当中,唯有你是最特殊的,先天五太之精化形而出,跟脚非凡,手段逆天,确实有办法看穿贫道的伪装。”

鸿钧道祖从暗处走出,看着列寇徐徐说道。轻飘飘的一句话,若是传出去,足以使得三界震动。

先天五太之精化形而出!

这列寇竟是先天五太所化,也难怪风紫宸找遍了洪荒,也没发现先天五太的踪迹,原来祂早就化形而出,以先天神圣的面目行走于世。

“你来找贫道,是想向贫道询问混沌之事吗?”鸿钧道祖看着列寇,继续说道。

点了点头,列寇笑着说道:“果然瞒不过老师,弟子卡在半步混元的境界,已经有数千万年了,却感觉始终差点什么,以至于迟迟无法突破。可如今,中央神州一行,弟子观这世道混沌一片,隐隐有所触动,终于发现自己欠缺什么了。”

“先天五太之道,即是混沌向天地转化的过程,也是宇宙形成的过程,弟子虽然已经领悟五太之迷秘,但仍旧无法看破混沌,这才使得自己的大道有所缺陷,无法成就混元大罗金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