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水元循环、诸天万界、南冥归墟(第3/4页)

“洪荒破碎后,我等一向是放任自流,不去干涉,因为洪荒碎片之多,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任何形态的世界都有可能产生,我等只需要等待这足够大的样本当中,产生我们需要的就可以了。”伏羲的想法就是混沌算法,无限大的混沌算法中就一定会产生他们想要的结果。

如果人为干涉,让算法不再混沌,从求解的角度来看是好事,人为干涉能产生更多的大罗。

但从可能性来看是坏事,因为有序的算法,永远不能能比得上混沌的无限可能性,干涉就一定会泯灭一些可能。

而对于他们这些大神通者来说,他们想要的不是更多的大罗。

而是更独特的大罗,蕴含大道更奇妙的一面的大罗。

人工干涉,固然大罗更多了,但更出乎意料,超乎他们理解的大罗出现的可能性反而小了。

所以两个体系之间的优劣难分。

但这时冥河却从另一个角度来补充道:“伏羲道友的想法是易数,然而洪荒破碎却是定数,从定数中求易数,也不过是一小解。如今洪荒破碎已成定数,诸位大罗定下大势,变数越来越少了。而老祖我便是这次盘古纪的变数。若是诸位道友把我变成定数,岂不有违伏羲道友的易之道?”

冥河劝说伏羲也是从混沌算法的角度。

伏羲的理念是为洪荒增加变数,所以反对冥河破坏洪荒破碎的混沌算法状态,但冥河反驳他,洪荒破碎已经是一种不变的状态了,因为诸位大神通利益耦合的原因,洪荒的时间线变化越来越少,冥河就是这次洪荒最大的变数,他对混沌算法的改变从本次盘古纪来看自然是收束了可能性,但从盘古纪的轮回来看,是增加了可能性。

这次不允许冥河对洪荒历史作出大的改变,就算伏羲保护了后天大罗诸天万界的混沌算法,整个洪荒游戏的变数也是越来越少。

伏羲手中先天后天八卦不断交爻,为他的思考演算……最终伏羲还是点头认可了冥河天地水元大循环的设想。

“洪荒破碎后,天地冥三河与银河破碎成为囊括诸天万界的水网。”

水元祖炁在紫霄宫殿中为大罗们演示冥河预想中的水元循环,九天清灵之气的最顶端清气中的杂质下沉,凝结成九天弱水,蜿蜒而下,不断变重,穿过天界化为天河,天河和天界外无数星辰交汇,星辰沉浮于天河之中,天河弱水融汇日月星三光,化为三光神水,是为九天银河,落向洪荒大地,这个过程中三光神水化为日月精华滋养洪荒大陆上的众生万物。

洪荒大地和四海中流淌的则是天一真水,天一真水为万水之母,化为河流和大海,四海通过海眼进行循环,天一真水蒸腾后,化为水云,同时也承接天界洒下的弱水,弱水被天一真水融汇,通过降雨,加入大陆上的水循环。

天一真水渗透到洪荒大陆的地层下,不断冲刷和清洗大地中重浊之气,在巨大的压力和浊气融汇中被提炼为一元重水,一元重水汇聚为地下河流,因为重量不断向下渗透,最后流入冥土幽都之中,与洪荒阴面的杂质结合,化为天地间至污至晦的先天真水——血河真水。

最后血河真水汇入血海,通过冥河老祖的水元大道,净化,循环,流动,向下的先天水元大道,血海真水和碧落黄泉属于一体两面,血海流淌出的污秽血河真水被转化为碧落黄泉,通过九口泉眼,衍生出贯串蜿蜒在冥土大地上的冥河。

冥河将一部分杂质冲刷为冥土,孕育冥土的扩大。

还有一部分滋养落入冥土的灵魂,赋予它们壮大然后回归天地间生灵的轮回中,让生灵不断滋长,灵慧不断增加。

另一部分进入大地被洪荒大地抚育分解,最后滋养大地中的灵脉,重新产生清灵之气,升入九天……

水曰润下。

在场的大罗何其眼毒,一眼就看出冥河在水元循环中暗藏的私货,比如那九种先天真水……分明就是为了收买利益共同体特意创造出来的。

冥河将先天水元大道的功能性分解,创造了九种各有特色和功能的先天真水,承担水元循环的任务,同时也是水元大道权能分割,水元大道的某个面的体现,相当于把完整的水元大道分割成十个权能,用来收买那些在水元循环建立中利益受损的大神通者,同时创造自己的利益共同体。

很明显九天弱水,到天一真水,再到一元重水,是水‘向下’特性的体现,根据洪荒物质的密度,从清灵之气,到重浊之气,先天真水的密度必须不同,才能不断向下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洗刷洪荒的杂质,建立整体循环。

所以弱水浮于九天清气。

重水沉于九地浊气……

天一真水循环于洪荒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