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超接触(第3/3页)

……

一个顶级的科学家团队,数百人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数万大学生里优胜劣汰选拔出来的,而培养一个大学生的价格成本少说有五十万。所以一个科学家团队的后备队,就需要数万亿元的经济基础支撑。更别提各种设施。

当然键盘侠会说,国家有这么多学校,不是有能力培养人才吗,直接派人过去就行了——问题来了,你三十年的寒窗苦,最后月薪十万的娱乐电子企业高管工作不选,然后被分配到月薪五千的技术岗位?你愿意?

如果,不大力抽血收税,把现在有高薪岗位的热区经济摧垮,最顶端拔尖的那一撮优秀人才是不可能入科技岗位的。

而现在所有能给高薪的热区经济都牵连着各个利益巨头,这些集团是不可能允许国家这样制定政策的。

……

科学家们最终实诚地给出答案,按照资金来算,1000年时间是最保守,但是按照中途可能的意外来算,一千年不可能,甚至两千年,三千年,都无底线。因为有的部门资金够了刚好完成,而有的部门资金若是出现偏差,拖个十年,或者直接中断项目都是可能的。

【这就是乌克兰永远造不好苏联遗留航母的原因。不是资金少几十分之一,时间就能延长几十分之一,而是推进计划顺利运作的意志不在了。】

而宙游在方案中最最引人注目的则是:

愿意提供大量,无需薪水,只需要正常生活需求的人员,来辅助芳明和白鈦人建造。

此次从星空中降临的这波人,对各国政府来说:这样一批没有培养成本,也无需经济政策倾斜的成本,有着优秀的能力,却甘愿拿最普通的报酬。这是——充满奉献精神的人。愿意燃烧自己,让国家、文明前进。

关键是,这样的人或许会单个单个出现,但是能成批成批的在这个物流与横流的时代降临?!没人敢相信,他们不变色。

大多数会场没有询问这个问题。

8744号发布会现场,所在会场边缘的,红娜在对话快要结束的时候,自我嘀咕了这个问题,“这个世界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神仙都无法遏制被诱惑,你派遣的那批人,能?”

出乎意料的是

光棱中的宙游选中了这个问题。微笑着看了一眼那位愕然中的女记者。

宙游:“我了解诸位今天发展出的繁荣景象,但是诸位可能对我方还缺乏理解,这次接触,我想接下来,我们会有很多思维、精神上的交流。希望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