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七节 差异(第2/3页)

师勇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这不能算是威胁,而是事实。

“六百公斤左右,具体产量得看年成,丰收的时候能超过八百。玉米产量比土豆低,不过每年都能种两次。”想通了的师勇不再保持沉默,他同样发出讥讽的冷笑:“牛族永远不可能得到玉米和土豆。仅凭这一点,你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天浩猛然一颤,手上的动作停住了,他明显变得事态,发出不可思议的沙哑声音:“才六百?这点亩产量连小麦都比不上?”

苏醒寄生至现在,太多的事情让他消耗精力,同样还有很多事情他都是按照文明时代的标准进行判断。天浩知道玉米和土豆属于高产粮食物种,却从未了解过它们在这个时代的真正产量,仍以惯性思维觉得,事情与从前没有区别。

文明时代亩产量动辄超过上千公斤的马铃薯,现在的产量只有六百?

就算每年种两次,丰年产量也就是一千六百公斤左右。

师勇对天浩的反应嗤之以鼻:“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当上领主的。如果单就产量来看,它们当然不如小麦。其实玉米和土豆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们对土地要求不高,就算在水少的地方也能活。”

很简单的几句话,天浩感觉大脑深处某些被封闭的思维瞬间激活。

无论任何时代,田地等级一直是判断粮食产出的重要依据。土壤肥力、水源、温度……综合看来,产出最多的地块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还有更简单的评判标准,水田与旱地,仅“灌溉”一项,前者就把后者远远甩在后面。

不可能所有耕地都是上好的水田,河流分布并不均衡,注定了地球表面很多地方必须人为修建水渠,甚至人工手段都无法改变土壤缺水缺肥的残酷现实。

文明时代,土豆的正常亩产量多为一千五百至两千公斤,如果采用地膜覆盖等种植方式,再加上土壤与环境等因素,亩产超过四千公斤的情况也很正常。

玉米需肥量大,亩产量通常为八百至一千公斤。严格来说,这个数字比不上小麦和稻米,但玉米对人类的重要性并非产量,而在于它强悍的适应性。

耐旱,对土壤成分要求极低,几乎所有山地都能栽种。

博纳尔说:玉米和土豆的味道很怪,吃起来有些苦。

师勇说:玉米和土豆的产量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天浩在沉默中得出结论:这不是自己熟悉的那两种农作物,至少生长在北方蛮族土地上,被狮族当做宝贝大面积耕种的土豆和马铃薯,它们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师勇大口嚼着窝窝头,非常用力,腮帮两边的咬肌拽动着面部皮肤包括头颅两侧肌肉不断伸张。深黑色的眼睛里透出高傲和鄙视,那是专属于胜利者的目光,仿佛居高临下俯视着在脚下盲目爬行的蚂蚁。

“你永远不可能从我这里得到玉米和土豆。”嘴里塞满了食物,他发出含糊不清的笑:“我很欣赏你,如果在同一个族群,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甚至是异性兄弟……很遗憾,我永远不可能背叛狮王陛下。”

天浩手里拿着半块没吃完的窝头,他忽然没了食欲,低头注视着自己在窝头表面留下的清晰咬痕,淡淡地说:“你是个聪明人,有能力,有头脑,如果可以的话,还是留下来吧!”

师勇是个很不错的管理者,一个合格的官员,天浩一直想招降他。

端起碗,喝了一口温热的汤,感受着食物顺着喉管滑入体内的微妙触动,师勇抬起头,用复杂的目光注视天浩,良久,缓缓地说:“还是换个别的话题吧!”

天浩的声音非常平静:“那么只剩下两个选择,杀了你,或者放了你。”

师勇咧开嘴笑了:“我猜你一定会选择前者。”

天浩低下头,静静地看着自己双手,从这个角度师勇无法看到他脸上的表情。

“我打算放了你。”他的声音很低,却很清晰。

师勇陷入了长达半分钟的沉默,他没有露出相信或不信的神情,显得异常冷静,眼睛盯着对面,舌头在口腔里转了一下:“这是几个月来我听过最好的消息。”

天浩抬起头,英俊的脸上浮起一丝笑:“你说得对,我们会成为朋友。这是个残酷的世界,朋友之间不该刀斧相向,何况你还是目前为止我见过最好的狮族人。”

师勇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的左手指尖微微发颤,这是习惯性动作。

凭着这段时间与年轻领主的接触,他可以确定天浩没有撒谎。巨大喜悦和难以言喻的心情充斥着大脑,就像被神灵眷顾,紧接着就是强烈的激动贯穿全身。

“碎金城永远不会与你为敌。”师勇发下庄重的誓言:“包括我的后人,永远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