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激励(第3/3页)

崇祯皇帝的话说完之后,现场一片安静,只有他的吼声,似乎还回荡在众人的耳朵中。

不过只是过了片刻,三万大明将士,忽然就回过神来了,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喊出了他们心中的想法:“愿意……”

在崇祯皇帝的身后,洪承畴和孙传庭不约而同地转头互相看了一眼。互相之间,他们都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惊讶,还有佩服。

别管这眼神有多复杂,这一刻,他们就是感觉到了。

等声音稍微落了之后,崇祯皇帝收回佩剑,环视底下将士,再次大声说道:“朕要重新组建腾骧左、右卫,武骧左、右卫,改组为营。你们只要在这次战事中证明自己够资格,就能入朕亲自统领之营,在朕麾下杀敌,朕等着看你们的表现!”

“遵旨!”这一次,底下的将士,都没有任何犹豫,神情兴奋,立刻齐声大吼道。

对于他们来说,还有什么奖励能比追随皇帝,在皇帝麾下当兵更荣耀的呢?一旦成为近卫之旅,未来地前途,绝对光明。有本事的,封妻荫子,也绝对不在话下!

见此情况,就连洪承畴这种明哲保身的人,忽然都隐隐有点羡慕眼前的这些武夫了。要知道,随着皇帝征战天下,那功劳可是就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估计将来会有不少人封侯拜将。

历代以来,文官很难封爵,大明朝也就王阳明在死后封了个伯爵。可是武夫以战功封爵的,从开国以来就不知道有多少,惠及子孙,和大明共存啊!

不过随后他也有点奇怪,皇上竟然以后要亲自领军打仗,这疯狂的念头,朝堂上的那些官员,难道没有阻止?该不会,大明朝还真要再出一位马上皇帝了?

不止是他,孙传庭同样也很吃惊,不过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赞同皇帝之举的。要是皇帝一直待在紫禁城内,外面的世界,光靠奏章,光靠朝堂上诸公,又能了解多少?如今已是乱世之相,可不是身处深宫就能拨乱反正的了。

出来领兵打仗了,就能亲眼见到太祖立下的规矩,被破坏了不知道多少;还能见到民生疾苦,亲眼目睹,绝对比奏章中的简单文字要更为震撼人心!如此一来,清屯充饷,必定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自己也就不用为独树一帜而担忧。

崇祯皇帝环视全军,面容严肃地大声说道:“朕在京师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希望朕没有看错你们,秦兵,都是我大明响当当的汉子!”

这话,说得这些秦地汉子一个个都自豪不已,看看,秦地汉子的名声,都传到皇上耳中了,可不能弱了这名头。

此时,崇祯皇帝该说得说了,也就不再逗留,很快就回宫去了。而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人,没有再跟随进京,而是立刻整军出发,前去和卢象升汇合了。

在蝴蝶效应之下,这个位面,从未在一起联手的三位大明知兵能臣,终于要聚在一起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济南失陷的消息传回了京师。一时之间,京师再次沸腾了起来,弹劾卢象升的奏章,犹如雪花一般飘向崇祯皇帝的案头。甚至有不少人在奏章中建议,立刻问罪卢象升,反正此时不缺统兵之能臣,不管是三边总督洪承畴,又或者陕西巡抚孙传庭,都是战功赫赫之辈,可接任卢象升之职。

对此,崇祯皇帝一律留中,懒得理他们。眼下最终的,是和建虏的这一仗。不知道这一次的战事,结果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