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多尔衮的手段(第2/3页)

虽然那支步军多是汉奴组成,可好歹也算是大清军队,大清有多久没有像这样被敌人全歼的?这一次回去,岳托估计会被皇上处罚了!不管怎么样,一个疏忽大意统兵不慎的罪名是跑不了的了。

对此,多尔衮倒没怎么在意,该伤脑筋的,应该是代善才对。

他自己在看完信之后,便把信递给身边亲卫,吩咐他道:“拿给豪格看看去,让他前来议事!”

而后,他自己便皱着眉头,考虑起事情来了。

那支秦兵,据杜度和岳托估计,伤亡也不少,估计目前能战之军,也就两万出头了。而自己这边,跟着地勇卫营有一万出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就这两支军队,大概三万人是大清值得重视地对手。

想到这里,多尔衮心中多少松了口气,幸好明国也就三万可战之兵,其他军队,打不得硬仗,也就不用特别在意了。只是不知道像秦兵这样的能战之军,还会有多少,又会在什么时候赶到?

心中稍微合计了下,多尔衮心中便有了主意。这次入关的收获已经够多,贪多嚼不烂,该出关了!

“来啊,传本王军令!”多尔衮抬头看着身边的几名将领,大声吩咐道,“大明百姓中,年龄大于三十五,小于十五的,全部驱逐出队伍,廋弱者,行动不便者,也一律驱逐,而后加快行军速度,落后者杀!”

“殿下,为何要驱逐,直接杀了便是!”一名鞑子头目有点疑惑地问道。

多尔衮听了,看向他解释道:“明国巴不得我们杀了他们,驱逐了事,反而要明国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物去安抚,这对我大清更为有利!”

一听这话,这些鞑子头目一个个都是恍然大悟,连道殿下英明之类,而后就去赶着执行多尔衮的军令了。

当然,他们也不会真得去问清楚年龄,而是大概意思一下,看着差不多就做出了驱逐与否的决定。

接着,多尔衮便又给一名亲卫下令,让他立刻赶往杜度那边回信,告诉那边,这边会加快速度和他们会合,让那边做好出关的准备。

忙完了这些,多尔衮再抬头去看眼前的队伍时,就看到不少大明百姓被他的手下驱逐出来了。

那些百姓,有的有亲人还在队伍中,面临生死离别而淘淘大哭,而有的被驱逐,以为是要杀他们,一个个在跪地求饶;当然也有的撒开脚丫子就跑。

行军队伍明显在缩短,如此一来,不但能加强队伍地防御,还能提高行军速度了。

他正在想着这些事情时,忽然听到后面又传来急促地马蹄声,不由得眉头一皱,便转头望去。

却是豪格领着他的亲卫,正疾驰而来。

人还没到,豪格就先已经大声嚷嚷开了:“怎么回事?这些汉狗可都是父皇要求掠回辽东用的,为什么要赶走!”

很显然,他一路上过来,看到大清勇士在驱逐大明百姓的一幕了。

“没看信么?明国又有援军到了。我们俘获的人口物资已经足够多了,这些不驱逐了也会死在路上,没必要。”多尔衮冷冷地回答道。

豪格此时已经到近前,坐在马上随意示意了下,也算是对主帅的见礼了,而后还是不满地问道:“那为什么不杀了他们?汉狗太多,杀一个才能少一个!”

“你觉得我们后面的勇卫营看到一地的尸体好呢,还是说看到饿着肚子,嗷嗷待哺的明国百姓好?”多尔衮心中有点不屑地反问了一句。

豪格一听,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是尸体……嗯……那就随你的便吧!”

他也不是笨蛋,一开始是在他自己的角度上回答,可马上回过神来,站在勇卫营那边一想,顿时就想到了驱逐这些百姓丢给身后的勇卫营的话,那勇卫营肯定会大为头疼。明国的天子禁军,总不能看着明国百姓在自己面前饿死吧?

虽然想明白了这点,不过他不想向多尔衮低头,便马上转移话题道:“岳托怎么那么笨,竟然损失了五千步军?”

“此事等回去之后,皇上自有公断!”多尔衮回了一句,而后声音提高了一分道:“本王叫你过来,是有事要你去做。”

“什么事?”豪格心中虽不乐意多尔衮对他指手画脚,可无奈他毕竟是主帅,就只好问道。

“你部在中午之前对尾随明军发动攻势!”多尔衮严肃地说道,“记住,此次战事,以打击后面的明军杂牌为主,最好能杀溃他们,让他们再不敢尾随。”

说到这里,看到豪格有想要说话的意思,他便用手一摆补充道:“如此一来,勇卫营遇到我们丢给他们的包袱,就只能是自己来处置,不但耗他们军粮,也能耗他们精力,这支尾巴便能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