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那皇帝的脑子真是有病(第2/3页)

听到这话,李若琏想起外面的传言,忽然有点明白,皇帝为什么要判这些人谋逆了。

事实上,他原本是锦衣卫中的老黄牛,对于破案什么的,都有一手。再者,皇帝也有不少事情,是通过他这边去做的。因此,他比别人了解多一些,能猜出一点什么,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他感觉,扣那些粮商以及背后的人一顶谋逆的帽子,似乎稍微严重了点。可这关他什么事情,再者说了,他们既然想搞事,落到了皇上手中,那就是他们自作自受。自己只要听皇帝的话,安心做事便是。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回奏道:“陛下英明!”

崇祯皇帝听了,却是微笑着吩咐他道:“你悄悄出城去迎接诚意伯,他马上要到了。他带来的人中,有一个女子,名叫高青菊,和在你衙门住着的高青雪是姐妹。你接了她后就安排她们姐妹见面吧,顺便把她们见闻都记下来。”

这事情其实不需要李若琏亲自去办,还要出城去接。但是,崇祯皇帝往李若琏身上“赏赐”了一颗丙级窃听种子,按说明是方圆十里的窃听能力。他是想要验证下,这个窃听范围是否准确。万一范围更广,那不是赚了么!

李若琏自然不知道这个事情,还以为皇上对这对姐妹非常重视,便连忙答应一声,而后就辞别而去了。

崇祯皇帝就看着这颗丙级窃听种子传来的消息,似乎出了城门之后,果然就再没有消息显示,这让他微微有点失落。你这个窃听种子,要不要那么精确啊!

心中埋怨了一下,然后他就不管李若琏那边了。

然而,让崇祯皇帝没有想到的是,等到午后时分,李若琏回到京师之后,他惊讶地发现,之前没有了消息的丙级窃听种子,竟然连续返回了消息,甚至连不在范围之内的聊天记录,也都一并返回了回来。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个窃听种子虽然离开了窃听范围,但是却忠实的记录了被窃听人那边的动静,而后就存储在那里。一旦和崇祯皇帝这个系统一连线上,就把那些存储地信息都传了过来。

也就是说,窃听种子的范围限制,只是实时窃听消息的区别,却并不会丢失窃听种子听到的信息。

崇祯皇帝明白了这一点,不由得非常惊喜,这就意味着,其实就连丙级窃听种子,都是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得,这还真是亲系统!

他这边是高兴了,不过另外一边,有人却是担心死了,或者说,就差点被他吓死了。这些人,就是晋商。

从京师到山西老巢,至少有个八九百里那么远,可王登库却硬是用了一天一夜地功夫,跑死了两匹马,差点没把他给累死,总算是赶了回去。

虽然累瘫在床上,他却没心思好好休息,立刻派人,急召其他七家当家的一起来见他,说有紧急事情要商量。

他的管家听了,便提醒道:“老爷,范家那边,有京师来人堵门,据说范家老爷不在,怕是来不了了。”

“去,就去他老家,让他来我这里,不!”说到这里,王登库忽然回过神来,立刻改口道,“让他们在明日午时之前,一定要赶去总督府,就说有要事相商,非常紧急的要事,关系所有人的身家性命。”

听他说得这么严重,管家也怕了,连忙去办这事。

经过一天的休息之后,王登库总算缓了一点过来,匆忙赶去阳和总督府。

等他到的时候,其他七家都已经到了,甚至连躲在老家的范永斗也匆忙跑来了。

只一见他,就立刻七嘴八舌地问开了。

“王兄,到底是什么事情,说得这么严重?”

“是啊,王贤弟,听说你是日夜兼程从京师赶回来,到底京师出了什么事情?”

“不可能是银票的事情吧,那些人在山西闹就闹了,还能怎么样,反正有总督大人在,还能怕他们什么?”

“……”

听到他们这些话,王登库感觉脑袋有点疼,连忙大喊道:“谋逆之罪,你们说严重不严重?”

“……”顿时,这会客厅内一下变得非常安静,就连一开始有点不以为然的陈新甲,都不由得惊讶地转头看向他。

谋逆之罪?自己没听错吧?

这种抄家灭族的罪名,还真把他们吓了。就听范永斗连忙说道:“诸位都听王贤弟说说吧。”

其他人自然也迫切想知道,自己怎么就惹上谋逆大罪了?在他们内心深处,压根没把走私和谋逆联系起来。毕竟,在他们看来,他们只是想赚钱而已,又不图谋大明皇帝的江山。

于是,在七大晋商,包括陈新甲在内,都非常关心地听着王登库讲解着京师发生的事情。

听得差不多之后,这些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其中范永斗转头看向陈新甲道:“大人,这……这叫什么事儿,这都摊上谋逆大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