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哑巴亏(第3/3页)

一时之间,朝廷各衙门,基本都无心办公,忧心忡忡,互相之间唉声叹气。

等到中午时候,趁着用膳的间隙,聚集起来的官员,就有开始商议起来了。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总不能皇上说谁是谁,想抓谁就抓谁吧?”

“那有什么办法,又不是让刑部衙门去抓人,要不然,刑部衙门还可以找理由抗旨,或者由六科给事中驳回旨意。如今这次,是厂卫在抓人。据说,连驾帖都没有,直接抓人的。”

“皇上这是不讲规矩了啊,这……这天下是皇上和我们士大夫共治,难道……难道皇上不管不顾,要当暴君了么?”

“不行,不能这样任由皇帝乱来,我们身为臣子的,一定要规劝皇帝,做好臣子的本份才行!”

“对,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可千万不能让皇上遗臭万年!”

“……”

就这样,他们慢慢地达成了共识,虽然不可能明面上去反对皇帝,但他们自然有他们的手段。

有的臣子,开始上书,询问厂卫动静,要求公布证据,否则如此大规模抓人,必将导致京师人心惶惶。

有的臣子,开始以各种理由请假,或者头疼脑热,或者腰酸背痛,反正只是找个理由请病假,都散伙回家。你皇帝独断专行,那行,所有事情你自己干去。

如果只是一个两个官员这么干,那就是大海里的浪花,压根翻不起什么浪。可是,但罢工的官员多了,这事就严重了。特别是如今战后,百废待兴之举,还有难民嗷嗷待哺之时,一旦朝廷陷入罢工危机,那势必会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做这种事情,在皇帝那里肯定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可是,如今这些官员人人自危,都担心因为自己也有做过那些贪赃枉法地事情,而被厂卫抓了去。相比这样的后果,装病回家算什么?再者说了,大家都这样,法不责众,你当皇帝的,难不成还能把所有人都抓了不成?

哪怕那些在京师等着升官、等着做官的人,也多有行贿之举。要是因为别的事情,只是抓了个别人,那这些人估计也没有顾忌,反而会拍手称快,腾出官职来了。

可如今皇上一次抓了那么多人,还抄家,那这些人也不敢在这时候凑上去。否则的话,信不信立刻会有人把行贿的事情捅破,你皇帝到底抓不抓这样的人?

抓的话,那就还是没人当差,衙门就还是瘫痪的。不抓的话,何以他们就能这么干,别人就不行?你皇帝失了抓人地理由,这就有问题了!

等到第二天地时候,在京师的大明官员,罢工地越来越多,已经开始影响衙门的运行。

当然了,在大的舆论方面,这些官员还不会那么笨,把他们同样贪赃枉法的事情摆出来,说皇上你不能处置这个;明面上的理由,都是纷纷对这次的谋逆一案提出了各种各样地质疑。

粮商造反?这可能么?

御史造反?这是个笑话吧?

杨阁部这样的重臣造反?他连当个权臣都没人相信吧?

这种质疑,他们是质疑的理直气壮,因为他们觉得,皇帝以谋逆之罪把这些粮商和官员抓了,又怎么可能让天下人信服?只要抓住这一点,天下人必定质疑四起,哪怕是当皇帝的,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必然也不可能扛得住!

皇帝你想任性是吧,那就等着瞧好了!这天下,已经不是皇帝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了!

对此,崇祯皇帝在第一时间已经获悉了这些事情。对此,他其实早有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