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匠人制度(第2/3页)

他这么想着,转头看下边上的匠人,发现他们同样非常激动,就知道自己没听错,不由得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虽然说这个初级匠人的爵位,其实只是一个虚衔,根本就没有特权,只能加点俸禄,还能得到一亩粮田;可是,这个对他们这些匠人来说,几乎是白得的。哪怕粮田一亩虽然在南方是算不少了,可在北方还真不算多。但是,这是皇帝赏赐的粮田,这可是一种巨大的荣誉。

有了爵位之后,以后走出去,见了左邻右舍,那身份都不一样,保管让他们都羡慕地眼红。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的反应,心中暗道激励的效果不错。

赏赐粮田这个,对于他来说没有一点压力,就当是给这些匠人的年终奖好了。

短期内,建虏肆虐京畿之地后,很多粮田荒芜,且变成了无主之地。可以从中拿出一些来赏赐。而等到将来,辽东必定是要打下来的,那里缺得不是粮田,而是人,赏赐粮田也不是问题。

崇祯皇帝等他们消化了下刚才的话之后,便又给他们说道:“成为初级匠人之后,每年就有考核。所有人做出来的东西都会核定,分良品、合格以及次品。如若次品数占自身的千分之一以上,且排在同工种的倒数前十分之一,是为不合格;如若没有一件次品,则考核为良好;如若良品数目占自身的六成以上,且排在所有人的前十分之一,同时又没有次品的,则当年考核为优等……”

听他说着这些话,柳成业等人都是全神贯注地听着,并且同时在心中暗自掂量,看自己能不能做到。等到崇祯皇帝讲完时,不少人都如同柳成业一样,紧握着拳头,脸上满满地都是信心。

“……做满三年,每年的考核都是良好以上,就能得到中级匠师的爵位。俸禄,粮田,朕都不吝赏赐。”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扫视着这群匠人,发现他们没有一个人的脸色严峻,似乎都有把握,不由得心中高兴。

于是,他就又接着说道:“不过要想得到高级匠师的爵位,那就要做满十年,且至少八次考核必须为良好以上,无一次不合格。朕问你们,可有信心?”

他的话说完之后,柳成业很想回答说有信心。可是,从来没有在御前说话过,不由得心中又有点犹豫,有点不敢。

其他匠人其实也和他一个心思,都想回答却没那个胆子。

崇祯皇帝边上陪着的御马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一见冷场,不由得脸色一沉,立刻尖声喝道:“陛下问话,耳朵聋了么?”

柳成业听了,看着皇帝好像没有不高兴的样子,便壮着胆子回答了一声道:“有信心!”

那么大一个打铁汉子,说出来的声音,要不是崇祯皇帝耳朵比较好,都不一定能听到。

不过他开口了,其他匠人也都跟着开口,三三两两地,“有信心”的回答,此起彼伏。

对此,崇祯皇帝倒也不在意,知道自己的身份,让他们忌惮,也无所谓回答齐不齐整,大不大声,就又接着说道:“至于专业匠师以上的爵位,就不是做多少年可以得到的,而是必须要有额外的功劳才可以。比如改进工艺,发明实用的东西等等。你等可明白么?”

“明白了!”这一次,柳成业等人,在崇祯皇帝问出话之后,都不用王承恩去提醒,就一起回答了。当然了,声音还是有点低,他们都是不自觉地压低着嗓门。

“另外,你们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如果不会写字,可以找局内文书,让文书帮忙记录;只要所写经验切实有用,则也可作为功劳记录。越实用宝贵的经验,功劳就越大。有关这个,朕会亲自把关。如若让朕满意者,可不用逐年熬资历,朕可以越级提拔,视功劳大小封爵位。”

这个就是为技校所准备的,不过最初的时候,应该只是在兵仗局这边开一个。等有实践经验之后,再进行推广。

听到皇帝的这个话,柳成业不由得心中一动。自己也算是京师有名的铁匠,擅长的东西也有,要不,就拿出来看能不能换爵位?

和他有同样心思的,自然也是有的。不过他们多少总有顾虑,毕竟每个人所擅长的,在以前的时候,就是赖以生存的技能。虽然说进了这里,每月都有俸禄,不用再愁吃喝。可多少总是有点犹豫的,最大的疑惑,就是不知道说出去之后,能有多大的功劳?

微笑地崇祯皇帝扫视着每个匠人的脸,关注他们的神态,忽然,他的笑容收去,转而严肃地说道:“有赏便有罚,如果有连续两年的考核是为不合格,那爵位降一等,再不合格,则剥夺所有爵位,朕不会再要这样的人做事,明白么?”

听到这话,柳成业等人虽然心中有把握,可还是暗自告诫自己,连忙回答道:“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