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皇太极的懊悔(第3/3页)

这个飞鸽传书,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也开始用于军事上,不过这种方式并不稳妥。

首先,这种飞鸽必须要先经过训练,并不是所有信鸽都有这本事。当然,在这个时候,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因为大明用信鸽的人,就有不少,自然都是会训练的。

其次,信鸽飞天上,遇到老鹰之类的,万一被抓了,或者是被猎人猎杀了,那样都无法把消息送回去。这种情况,对于军事上来说,却是致命的。一个重要的消息传出去,结果半路没了,而这边却不知道,那就傻眼了。也因此,飞鸽传书这种,一般也是有钱人家传递家书之类玩玩的。军事上,也没法进行普及。

不过,信鸽的这个缺陷,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却是很好克服的。因为他有窃听系统,能知道卢象升那边到底有没有收到消息。

由此,崇祯皇帝便拍板决定,调用专门的人力物力还组建这个通讯网络。当然,为了以防万一,老式的用船来传递消息,也还是要的。

崇祯皇帝不知道,信鸽通常为家鸽的一种,它的极限距离为3500公里归巢,虽然它的平均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48公里,但是它每天只能飞大约5到8小时。这样算下来的话信鸽每天最多只能飞384公里。

不过也算是误打误撞,天津到旅顺的直线距离,差不多就是384公里左右,一天就能飞到了。这比用船来传递消息,都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当然了,这个通讯网络的组建,还是需要一定时间,并不是一想就能有的。但崇祯皇帝用他的最大目的,也是为了以后光复辽东,而不是这一次去救朝鲜。

崇祯十五年二月二十五,崇祯皇帝领着军队,终于回到了京师。

在之前的时候,归化之战大捷的消息,就已经先派了信使回京师报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