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科技的蓬勃发展(第3/3页)

也因为玻璃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开始关注大明的各类学识,顿时,他又有不少新的发现。就是在这崇祯年间,大明这边已经有不少西方传教士带过来的西学,从天文历法到几何数学,从人体解剖学到西学,从炼铁到各种炼制等等,很多东西都是概要性,或者不全,或者缺乏关键的东西,但是,好歹是科学系统性的介绍学识。

有了这个发现,崇祯皇帝不得不把他的重心扑到了对这些学识的整理上。相对来说,大明这边,哪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是缺乏对科学技术的系统性论述。西夷在这一块上,确实走到了大明的前面。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拿来用呢!

崇祯皇帝对此,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就在他收集到的这些学识的基础上,开始把他所知道的内容补充进去,并根据大明的实际情况做一定的修改,让大明的读书人能更容易读懂。

不得不说,这个活,全天下也就只有崇祯皇帝一个人能做。而且这个活,说得容易,做起来却是非常消耗时间的。因此,崇祯皇帝除了一些必要的政事处理之外,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到这方面去了。

如此一来,崇祯皇帝修订后的那些科学技术知识,顿时就震惊了大明的读书人。比如一个很简单的,自古以来,都是觉得心中怎么想,都认为心才是思考的器官。但是,崇祯皇帝修改过的那本解剖学上,就明确提出了,脑子才是思考的人体器官。

还有,苹果为什么不是往天上掉,而是往地上掉,就是因为万物之间,都有互相的作用力,就是万有引力,和质量有关系。牛顿定律,就这么提前公布了。可惜了崇祯十六年一月刚出生的牛顿同志,就不能以这个来扬名世界了。

那些西方传教士,原本一直想要接近崇祯皇帝,想要通过这些学识打开在大明传教的突破口。不过崇祯皇帝太忙,他们一直没得机会,等到崇祯皇帝没有领兵出去打仗,他们就想要继续去接近崇祯皇帝时,却忽然看到了崇祯皇帝改后的那些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