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锦囊妙计(第2/3页)

如果得到皇帝肯定,那就说明他洪承畴并不比卢象升逊色,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比起卢象升还要更强一些。毕竟卢象升是上战场玩命的,而他洪承畴却是运筹帷幄之中,境界就不一样。

打开奏章,洪承畴看到崇祯皇帝同意了他的建议,甚至还让他送固鲁思奇布进京,要封他为一个伯爵,就在京师养老,这让洪承畴就更是大喜,觉得皇上英明神武,而他洪承畴,也有了一份大功劳了。

不过,洪承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又打开崇祯皇帝的那份密旨时,那冷汗就下来了。

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想到竟然会是建虏的阴谋。

就比如说,谁都觉得喀喇沁部实力弱,又离大明近,肯定受不得大明的要挟。不但洪承畴自己这么认为,敖汉部那边也是这么认为,甚至连建虏的几个亲王也是这么认为的。

还有,建虏目前的困境,比如缺少粮草,比如士气低落等等,这些也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建虏这个时候,会出兵草原的可能性很低。而固鲁思奇布的诉苦,也是证明了这点。

如此种种,洪承畴压根就没想着,这其中还会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也是因此,他觉得以关宁军自己的能力,由熟悉草原的喀喇沁部配合,肯定能重挫一次敖汉部的。如此一来,这份功劳就全是自己的了。

然而,没想到建虏竟然如此狡猾,就是利用这种心态来了个将计就计。如果没有皇上这份密旨的话,还真有可能上当!

洪承畴看完密旨,那捏着密旨的手上,已经全是汗了。

良久之后,他松了口气,恭敬地放好密旨,擦了擦汗,自言自语道:“幸亏是由皇上看着,要是自作主张,先斩后奏的做这事,那后果就真得是难以想象了!”

缓了缓,稳定下心神之后,洪承畴才开始按照原来的打算进行布置,就等着让建虏那边将计就计。

于是,接下来,关宁军这边开始有动作,建虏那边,也是估摸着差不多,就借着各种名义开始调兵遣将,主要是把骑军抽调出来,说是拱卫盛京,有可能还要继续增援北上讨伐索伦部。当然了,实际上是为了有足够的骑军能快速突入草原进行穿插。

敖汉部族这边,其族长敖汉班第在一番恩爱之后,便问固伦公主道:“盛京给过来的那个锦囊里面,到底是什么地方,要不先看看?”

虽然刚才固伦公主很满意,但是一听这话,她还是摇头拒绝道:“盛京那边有严令,不到时机成熟,绝对不能看。要是事先看了的话,会治罪于我的!”

“看一下又有什么关系,盛京那边又怎么可能知道?”敖汉班第忍不住又提议道。

把喀喇沁部的事情上报盛京之后,盛京派人来,神神秘秘地交给固伦公主两个锦囊,其中一个当场打开,说不用在意喀喇沁部的动静,保持现状就可以;另外还有一个锦囊,却是让固伦公主保管,而不是让他来保管,这让他很是好奇,不知道盛京那边到底要干什么?

固伦公主听了,有点不高兴了,对敖汉班第道:“难道你是想让我被盛京处罚?这样做,对敖汉部族有什么好处?”

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她显然不想打开。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她是爱新觉罗家的,虽然嫁到了敖汉部族。可盛京那边千叮万嘱,甚至还要挟她,让她知道事情肯定非常重大,只为了好奇心,就提前打开,她是绝对不能答应的。

敖汉班第一听这话,也感觉到了她地不高兴,就不敢坚持了,不过还是忍不住又问另外一个问题道:“那什么时候能打开那个锦囊,这总可以说吧?”

谁知固伦公主听了,还是摇摇头道:“这不能告诉你,要不然,会对盛京那边的事情有影响。”

敖汉班第一听,也有点不高兴了,盛京那边到底搞什么鬼,竟然什么事情都瞒着他。难不成,还以为嫁个公主过来,就真能在敖汉部族说了算了?

似乎看出了他的不高兴,固伦公主便又解释道:“你也不比生气,盛京那边说了,不会让敖汉部吃亏的。事情成功之后,敖汉部族的牧场就能大增了。”

一听这话,敖汉班第终于高兴了一回,虽然心中对于那锦囊里的东西还是好奇,不过最终还是没再继续追问。

与此同时,在金州城这边,保定总督卢象升从广鹿岛过来了,带了崇祯皇帝的旨意。

守将曹变蛟、黄得功一听圣旨的内容,不由得大喜,忍不住就说道:“一直在辽东无所事事,都快憋出病来了。”

“对啊,上一次打金州,还没来得及认真打,建虏就投降了,一点意思都没有。这一次好了,总算能真正打他一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