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会师(第2/3页)

就这样,半日之后,一万五千多大明骑军,在崇祯皇帝的统领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在扫荡奈曼族的时候,终归是出现了一点崇祯皇帝意料之外的事情。

就是奈曼族已经知道明军正在大规模讨伐草原各部族,竟然丢下了族中老弱,甚至连蒙古包都不收,就赶着牛马羊往北跑了。

对此,崇祯皇帝也并没有太过意外,当即让吴三桂领军追击。反正扫荡了库伦族和科尔沁族之后,一人配备三骑都可以,在这个速度上,那是没的说了。

而崇祯皇帝自己,则领着剩下的骑军,押着战利品,继续向敖汉部族围过去。

……

再说金国凤所部,小心翼翼地南返,竟然真得不见建虏和蒙古联军的追兵,这让他们不由得大了胆子,南返的速度就更快。他们中的每个人,包括金国凤自己,都不愿待在那么北的地方。

这一日,他们正在休整,忽然,就见到派出去的夜不收疾驰而回。

“报,大帅,发现大群部族的人过来了!”

一听这话,金国凤有点意外,便连忙追问道:“部族的人,有多少人马?精锐有多少?”

其他人也都是下意识地反应,有点惊弓之鸟的样子,紧盯着那名回报的夜不收。

“回大帅,大概七八千人,其中精锐大概有两千……”

蒙古部族的人,只要是会骑马的,都能射箭,都可以算战士,因此,只要数人头就可以。

一听这么多人,其中精锐还有两千,所有人都吓到了。要是他们刚到草原,那自然是不怕的。但是,他们逃了那么久,已经是一支疲惫之师,压根就没法和精锐的部族之军去打了。要不然,就算能赢,也必定损失惨重,更何况,对面总兵力达到七八千。

这么想着,就算他们再不喜欢北方,可终归是性命重要,因此,很多人就想着再往北逃了先。

哪怕是金国凤,心中也是在衡量这事了。

可是,就在这时,那夜不收继续说得话,让他们又有了点意外,只听他禀告道:“……但是,他们全都赶着牛马羊,急匆匆的样子,就好像后面有追兵一般。”

“什么?”金国凤一听,顿时有点惊喜地问道,“你是说,后面有追兵?可是我大明的军队?”

他心中一直记着出发前总督大人所说的,因此,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

“回大帅,这只是属下的推测,尚不知真假!”

金国凤听了,只是稍微一沉吟,便立刻说道:“走,本帅亲自过去看看!”

这样子会有点冒险,但是,他心中非常清楚,这支疲惫之军再往北逃的话,搞不好,军心思变,是会出大事的。如果真是明军在后面追赶的话,说不定还能立下一份功劳。

不过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却有点担心,立刻提醒道:“大帅,这会不会是建虏的阴谋诡计?”

建虏的强大,在蒙古诸部中,可以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草原上的人,最是怕建虏了。要不然,以前蒙古草原上的大汗,至少是名义上统领草原的林丹汗,也不会闻风而逃。

“如此,本帅才要亲自前去看看。”金国凤听了,点点头道,“本帅有一种直觉,应该是总督大人出手了!”

说完之后,他便在夜不收的带领下,策马离开了。

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却有点不信,他的部族离关口最近,知道宁锦一带的明军,总兵力大概有多少。

之前发现的那些人,肯定是奈曼部族的,而如果明军在这个地方会出现的话,至少要先击败敖汉部族的吧,但是,宁锦的骑军已经在这里了,步军到草原上,又怎么可能赶得部族的人逃命呢?

他怎么想,就怎么觉得不对!

要是有可能,他是真得想向大清投诚算了,这段时间,被大清追得跟狗一样,已经证明大清还是那么强大!

但是,整个部族的老小,如今都在关内,在明军的手中,也没法向大清投诚啊!

这么想着,他心中便又埋怨了他老子一番,又担心金国凤出事,就跟了过去。

……

金国凤趴在草丛中,从侧翼观察着远处的人喊马嘶。夜不收说得没错,确实有七八千人,驱赶着牛马羊一路向北,所有部族的人都是高度警戒,就好像随时能打仗一样。

“大帅,该不会是怕遇到我们,所以才这样防备吧?”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就趴在他身边,有点忧心的对他说道。

金国凤却是摇摇头,心中已经有了把握,对他说道:“你看仔细点,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不时转头回望,这是担心我们么?肯定是在担心追兵,本帅觉得,肯定是总督大人的手笔!”

固鲁思奇布的儿子听了,总觉得是金国凤一厢情愿。可就在这时,就见这支部族的人,落在后面的那些人,竟然舍弃了牛马羊,往北提了马速。带动了其他人,也纷纷丢下牛马羊,开始往北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