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孔有德之秀(第3/3页)

孔永安听了,不由得将信将疑。

事实上,孔有德还真没猜错。那多尔衮见到建虏的诉状之后,先是一惊。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反应,孔有德的奏章也送来了,把情况都说了一遍,说为了保证大清将来有足够粮食收成,他得罪了铁岭的满洲族人,请摄政王治罪!

明白了前因后果,多尔衮不但松了口气,而且还对孔有德赞赏有加。从这件事情上,他看出来,孔有德是真心要做好开荒种田的事情,如此忠心为大清,不惜得罪满洲族人,这一点,真是非常难得。

由此,他还想到了之前召集的那些汉官,都是畏头畏尾,怕这怕那,让他们想想有什么法子能解决那些懒惰的蒙古人,却都一个个不敢献策。这些个汉官,要是有孔有德的这份胆量,那就好了!

这么想着,多尔衮便下旨,大大表彰了一番孔有德,称赞他是大清之柱石,众汉官之表率,明旨下发,如果孔有德真能做好开荒种田,解决大清粮食问题这事,那大清绝对不会亏待,以后这个恭顺王的王爵,就世袭罔替。

这份旨意一出,顿时一片哗然:异姓王,世袭罔替啊!

不但范文程等人非常嫉妒,就连那些建虏本族的人,也都非常嫉妒。都说这个孔有德撞大运,竟然抓住了这么好一个机会。

各种嫉妒的人,就有了小动作,找关系,想要代替孔有德,或者给孔有德添堵,汇总到了崇政殿。

但是,多尔衮和其他几个亲王是当家人,最知道大清如今的命脉是什么。孔有德在这个事情上的表现,也让他们刮目相看,因此在这个事情上,他们态度就难得一致,并没有动摇之前的态度。

孔有德对此,也表现得感激涕零,上奏章表忠心,表示有千难万险,他孔有德也一定要做好这个事情。

言外之意,其实也就是说,谁要是敢在这事上为难他,拖他后退,那他是会拼命的!

经过这么一闹之后,孔有德发现,他做事轻松了不少。

他是轻松了,但是,多尔衮这边,却因为这个事情的后遗症,开始伤大脑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