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代善的下场(第3/3页)

所以,归根结底,建虏的粮食解决的最大可能,还是来自孔有德那边的开荒种田。而孔有德之所以如此积极,把建虏在农耕上的事情包揽过去,就是因为卢象升让他这么做的。不得不说,卢象升这一手,玩得真是绝,只要能成功,釜底抽薪之策,就能给建虏以最沉重的打击,远比杀伤一些建虏要来得实在。

从目前来看,孔有德做得非常好,既然如此,那就要好好规划下,怎么把孔有德等人接应出来,至少自己这边,绝对不能让真正做事的人吃亏!

看着辽东的军事地图,找到铁岭所在,圈了辽河平原,崇祯皇帝看了一会之后,心中便大概有了底。现在离秋收行动还有不少时间,足够自己进行布局了。

心中有了腹案之后,崇祯皇帝便又想到了窃听系统中听来的另外一个事情,就是建虏有可能会去找倭寇联盟。

对此,其实他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琉球国那边的事情,就是大明对倭国动武的一个借口。但是,要是倭国真不闭关锁国,要和建虏联盟的话,那就最好了。

攻上倭国,和引蛇出洞,把倭国引到朝鲜,或者辽东再消灭,这两种情况,都不用想就知道哪种对大明最为有利。

事实上,就战争的动员能力来说,倭国要比建虏更为强大。

建虏满打满算,包括其他民族的算起来,总人口有个五十万就了不起了吧。但据崇祯皇帝在后世逛论坛时,看到一个事情,印象深刻,因此对倭国有所了解。

当时,论坛上有人和倭人在争论,说三国波澜壮阔,而倭国的战国其实就是村斗。结果被倭国的人给打脸了,资料显示,三国时候,总人口就只有八百万;而倭国的战国时期,人口就有一千多万。在德川幕府初期,人口更是到了两千两百万之多。

虽然有人说,三国是有隐户,倭国那边很少有隐户,但不管如何,这个人口数量还是出乎了意料。也让崇祯皇帝因此记住了这个时期,倭国的人口大概有多少。

由此可见,倭国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如果把倭国的常规军引蛇出洞的话,绝对要好打很多。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在心中为建虏祝福,记住一定要去找盟友哦!